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只用了42天就占领了伊拉克全境,整个战争过程伊拉克几乎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信息技术在这场战争发挥的威力颠覆了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其他国家纷纷开始本国军队信息化建设;
这种信息化思维方式的建立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才认识到的;
同样,国外药企早在10年以前就已经开始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而我国制药企业还没有从传统管理思维模式向信息化思维转变;
比如,我们在生产量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偏差,甚至相同偏差重复出现,我们能想的通常是培训,强化管理,优化流程等方法来减少偏差的发生,而没有想过用信息化的思维,通过信息技术实时采集数据,实时分析数据,预测数据趋势将偏差扼杀在萌芽状态;再比如,我们现在产品质量回顾需要人员手动采集、录入数据,整个回顾过程若想真正完成,大概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可能今年的产品质量回顾刚完成,下一年的质量回顾又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几乎没有想过用信息化思维去改变现状,采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也许只需要点一下鼠标,一秒钟就能生成年度、季度、月度质量回顾;
所以由于这种思维模式的差距,在未来的竞争我们可能会付出巨大的质量成本和经济成本;
也许只有发生一场制药行业的“伊拉克战争”,我们才会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思维。
来源:质量管理信息化 作者:冯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