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11|回复: 8
收起左侧

[质量信息化] 新常态下QA该如何自处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8-8-3 10: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飞行检查、例行检查和跟踪检查并不是过去未有的监管措施,在2016年以来却刷新了业内普遍的认识。尽管GMP还是那个GMP,但审评机制改革、一致性评价、新的飞行检查办法、临床风暴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让企业深切认识到: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是动真格的了。这构成了药品监管体系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之下,就QA而言需要积极适应。

    第一要成为法规专家
QA可以不是工艺专家,可以不是设备专家,但必须是法规专家。说起来多数QA都觉得自己懂GMP,都抱怨过高层、生产系统不重视质量。但这个懂处于什么层次呢?通读了条款会检查卫生会寻找空项算懂,通读过实施指南、各大局令还能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算懂,身经百战还一头扎进FDA、ISPE、PICS、WHO....一系列指南报告里面的也算懂。在很多企业还不能将质量系统高效整合在公司运营体系中的情况下,决策层还存在QA用来应对检查认证的想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QA连这个一时之用都不能胜任,在决策层面临合规经营的压力时不能挺身而出,就难免被决策层认为不堪造就、被边缘化对待。

   第二要避免反弹式管理
受行业法规政策影响,QA在部分企业中的地位呈波动式发展,总体上以2010版GMP实施开始迅速上升到2013年底注射剂认证大限到来逐渐下降,以2016年的监管新常态再次提升并持续至今,预计在2018年第二轮认证大限结束、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之后再次下降。只有认识到这种周期性的规律,才能在QA地位逐步提高的今天做出从容的决策,是保持平常心,达则兼济天下;还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笑傲江湖、笑傲企业。新常态下QA在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时要注意避免报复性管理、反弹式管理,生产销售是企业生存获利的来源,其他体系本质上是为生存获利服务的,QA职能的发挥要在企业经营生存的背景之下,如果QA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客观上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就难免头破血流。红楼梦中有言: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第三要界定命令和建议的范畴。
新常态下QA要清晰界定命令和建议的范畴,GMP是实施的原则指导,不是具体的技术措施。所以法规条款之内的要据理力争,减少企业的合规经营风险;具体实施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则只应该评估和建议,不能挽袖子上阵,尤其要避免外行指导内行,替研发设计工艺,替生产构建流程...,结果越干越乱,为解决一个问题引入一系列新的问题。

    第四要避免成为企业改进经营的阻力
就制药业本身来说,对于药品特殊性的推崇已经割裂了药品生产与制造业的关系。制造业推崇的休哈特、克劳士比、戴明、朱兰好像和药品生产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GMP已经占据了企业大部分精力,整个药企的管理体系、质控体系都在围绕GMP运转,这样QA系统就可能成为企业经营改进的阻力,网上有一篇描述AZ(无锡)推进精益管理的论文,单从条款来说AZ缩短周期的措施是稍有踩线的,在这里QA需要思考,AZ的质量管理部门推进精益生产的动力何在?

    第五要有清醒的定位。

QA在企业中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即设计流程也受流程约束,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这时候谁来评价、约束QA的工作和成绩呢?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在QA主导的自检自查中,通常主要缺陷来源为生产系统,但在FDA、EMA等官方机构的检查中质量体系的问题又占比较高。在一个生产部门检查出10条缺陷是生产没做好,在一个生产部门查出100条缺陷就只能说是质量体系不好,QA最主要的职能从来不是查出多少条缺陷项,而应该着眼于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合规并且能够自我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8-3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8-3 1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QA现状悲哀,QA需求的能力高,但是QA的工资是多么不受待见,QA在领导眼里就是浪费,没有QA车间主任就能管好啊,很多领导一直不需要QA,现场QA光溜达不做事(生产)还拿我工资,老板太不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8-3 11: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差的药企,qa也是不受待见,越是好的企业,越是受重视,不要怪人家不理你,你可以跑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3 14: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8-3 14: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以前也琢磨过这个问题,QA监督公司各大体系运行,那么谁来监管QA本身的运行呢。。单单靠外部监管,总是落后一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8-3 15: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佩服你们这些笔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8-3 15: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考虑过,QA不受待见老板不懂,难道质量负责人质量授权人不懂吗,为啥地位还是那么低,工资大都不如车间操工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4: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现场QA应该都是生产制程过程中的纠偏者,如果能做到事前控制我想工资肯定会比车间主任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7 0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