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766|回复: 27
收起左侧

[GMP相关] 擦拭回收率和被擦拭物浓度有相关性吗??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7-8-29 2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eiwei5du 于 2017-8-29 20:50 编辑

各位蒲友:
大家在实际的清洁分析方法开发中,擦拭取样回收率和被擦拭浓度有负相关性嘛??????(被擦拭浓度越高,擦拭取样回收率越低)@windy
附件:Swab Sampling Recovery as a Function of Residue Level
单选投票, 共有 50 人参与投票
72.00% (36)
4.00% (2)
12.00% (6)
12.00% (6)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swab sampling recovery as a function of residue level.pdf

161.77 KB, 下载次数: 1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9 21: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擦拭回收率不都是有线性关系的,可能在某一段浓度范围是有线性关系,可以依据产品残留情况,做相应的回收率;另外“被擦拭浓度越高,擦拭取样回收率越低”也是根据产品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一切以试验数据为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2: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Guoyang60012016 发表于 2017-8-29 21:36
个人觉得,擦拭回收率不都是有线性关系的,可能在某一段浓度范围是有线性关系,可以依据产品残留情况,做 ...

现在还不在于论及是否有线性关系,而是说是否有正相关或负相关呢。这个在附件里面现在还是没有明显的数据支持,作者Destin A. LeBlanc是PDA TR29的指南负责人,其最终也只能坚持其原来的认识:擦拭回收率和被擦拭物的浓度呈负相关.
选自《附件》
So, where does this leave us? The data from published studies sometimes show increasing percent recoveries
with increasing spiked amounts, sometimes show no change in percent recoveries with increasing spiked
amount, and sometimes show decreasing recoveries with increasing spiked amount. I should point out that in
none of these studies cited was the stated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nt recovery
and the amount of residue spiked.
If anyone has published any studies that can help elucidate this issue, I’d like to hear from them. If anyone
would like to perform a study to specifically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nt recovery and spiked
amount, I would be more than happy to assist in the design of it so that appropriat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My only caution is that it would be best to avoid using TOC as the analytical method because of control of the
sources of TOC. Furthermore, randomization of sampling order must be considered.
Until such time as a definitive study is published and confirmed, it would probably be best to stick with my
original contention (based on a common sense understanding of what happens in a swabbing procedure) that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percent recover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piked level, without stating how
significant that decrease might b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8-29 23: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8-30 08: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
高于或低于适用范围都会对结果有影响
一般在低于适用范围时
浓度越低误差越大
也就是说精密度越差
精密度差也就代表着准确性结果更加分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8-30 08: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
高于或低于适用范围都会对结果有影响
一般在低于适用范围时
浓度越低误差越大
也就是说精密度越差
精密度差也就代表着准确性结果更加分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8-30 09: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产品在溶剂中不挥发,相同熟练的操作人员、测试片(),大体上成负相关,但是差距不明显。
如果残留物在溶剂中易挥发,那么低浓度回收率会更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09: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y 发表于 2017-8-30 09:02
前提是产品在溶剂中不挥发,相同熟练的操作人员、测试片(),大体上成负相关,但是差距不明显。
如果残留 ...

你对那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呢??求指导!

点评

建议作为研究性文章看看,毕竟回收率研究还是以实验室模拟结果(最差状况)为基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5: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09: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举得“雪铲”的例子比较有意思。个人觉得没法绝对的说成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如果单从拭子的角度考虑,随着浓度上升回收率会逐渐上升,然后到达一定浓度后拭子达到饱和回收率会开始下降。不过这也是臆想,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机会去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8-30 1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8-30 1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回收率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zeichong 发表于 2017-8-30 09:53
作者举得“雪铲”的例子比较有意思。个人觉得没法绝对的说成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如果单从拭子的角度考虑,随 ...

作者就是说的负相关呢

点评

这是举个例子,不用太纠结,相对论。由于擦拭方法有自己的局限性。作者的结论是和实际比较的。这没有问题。大家的正相关只是说明残留量变大。不是一个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6 14: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8-30 15: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8-30 09:12
你对那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呢??求指导!

建议作为研究性文章看看,毕竟回收率研究还是以实验室模拟结果(最差状况)为基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8: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iwei5du 于 2017-9-6 08:11 编辑
windy 发表于 2017-8-30 15:42
建议作为研究性文章看看,毕竟回收率研究还是以实验室模拟结果(最差状况)为基准。


确实最近也找到一篇IVT的文章《On Cleaning Validation Recovery Studies: Common Misconceptions》(2017.06),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106664_On_Cleaning_Validation_Recovery_Studies_Common_Misconceptions

其也不支持这种臆断。其实反驳的也是我引用的那个附件:
17.D.A. LeBlanc, “Swab Sampling Recovery as a Function of Residue Level,” inCleaning Memos, Cleaning Validation Technologies, Kodak, TN, October 2010.
15.D.A. LeBlanc, “Spiking Amounts for Sampling Recovery Studies,” inCleaning Memos, Cleaning Validation Technologies,Kodak, TN, July 2007.


数据.jpg
data source.jpg
相关性.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6 09: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做了不少回收率,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规律

点评

如果没有相关性,那么在实际检测中,求算实际的残留结果时,如何选取相应的擦拭回收率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1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0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之殇 发表于 2017-9-6 09:04
目前做了不少回收率,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规律

有这种可能,所以题头那篇文章的观点确实不是很让人信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4: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之殇 发表于 2017-9-6 09:04
目前做了不少回收率,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规律

如果没有相关性,那么在实际检测中,求算实际的残留结果时,如何选取相应的擦拭回收率呢???

点评

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引用了最小回收率结果而已。正如在限度计算模型一样,假定的是残留物均匀分布在各表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8 13: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5 0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3-8 13: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8-1-15 14:15
如果没有相关性,那么在实际检测中,求算实际的残留结果时,如何选取相应的擦拭回收率呢???

在实际操作中,只是引用了最小回收率结果而已。正如在限度计算模型一样,假定的是残留物均匀分布在各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3-20 11: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家听过铲土理论没有,就是同一个铲子铲土,一大堆土铲走的比例和一小堆土铲走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擦拭棉签就好比铲子,涂布量就好比是土堆的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8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