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性状鉴别: 半夏: 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 呈圆锥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1.5cm高0.8---2cm,表面类白色至棕黄色,略有皱纹,残留的外皮为黄白色至棕黄色,并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细小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叶痕或芽痕,呈黄棕色,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显微鉴别: 半夏 块茎横切面:木栓层有10多列木栓细胞组成,靠表皮内侧的基本组织细胞中含淀粉粒少,逐渐向内含淀粉粒渐多,黏液细胞随处可见,椭圆形,并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散在,有限外韧或内韧型两种形式,纵横分布。导管多为螺纹及环纹。 淀粉粒:淀粉粒极多,为粉末的主体,单粒呈类圆形、半圆形和圆多角形,直径2-20um,脐点呈短缝状、星状、人字形或三叉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多,较大,多由2——8分粒组成。 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关,成束状的束多而整齐,针晶长35-85um。 导管:主为螺纹、环纹或梯纹,直径10-38 um,木化或非木化,环纹导管增厚,壁稀疏。 水半夏: 块茎横切面木栓层多已除去带木栓层者,木栓细胞数列较少,细胞壁显棕黄色,基本组织中含淀粉粒较多,近木栓层处有大型黏液腔,黏液细胞类圆形,分较稀疏,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多为周木型,亦有少数外韧型维管束,导管排列稀疏。 淀粉粒:单粒呈圆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4——8 um,脐点隐约可见,呈点状,裂缝状、人字形复粒多由2-5分粒组成。 草酸钙针晶: 散在或成束状,有时不整齐,较乱,针晶长14---72 um。 导管;多为小型梯纹或螺纹导管,直径10——32 um,壁微木化。 讨论:采用薄层色谱对半夏与水半夏氨基酸成分进行鉴别,结果水半夏中未检出精氨酸。两种同属天南星科,用药部位相则但来源植物不同。两种药材在外形、颜色、质地、断面上有一定差异,在显微上半夏与水半夏组织结构上黏液细胞的分布及疏密不同,所含淀粉粒及针晶也有明显区别。薄层结果,二者在化学成分上也存在差异,因此水半夏与半夏不能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