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些中医黑认为中医和巫术是类似的,论述如下: 对于清末以前的中国人而言,治疗疾病的两个主要途径就是中医与巫术,二者往往纠缠在一起,导致现代人产生一种错觉,好象是在中国古代巫术与中医不分或者中医源于巫术,如《内经》中就有祝由的记载,而其他医书中也多有这方面内容的论述。这种假象为那些攻击中医的人士提供了依据。
在近现代,有不少西化的学界人士攻击中医,把中医污蔑为一种巫术,这事实上是对历史、中医和巫术的无知所造成的。巫术和中医分属两种文化现象,各自的起源和形态特征有着本质的不同。
中医与巫术的区别很早就体现在《周礼》中,医师的管理被列为《天官冢宰》的职责中,而巫师的管理是列在《春官宗伯》的职责中,它们是被严格分开的。
医师的管理如《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述: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视齐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鴈宜麦.鱼宜众.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丸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
巫师的管理如《周礼•春官宗伯》中所述: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凡祭事守瘗.凡丧事.掌巫降之礼.
男巫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冬堂赠.无方无筭.春招弭.以除疾病.王吊.则与祝前.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从上面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医师是用来治病的,而巫师是用来降神祛灾的,他们有着严格的职责区分,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巫术治病的主体是巫师,巫师对病人进行治疗不需要对病人的疾病有任何经分析而得来的知识,他只要有通神的技巧与能力,对病人的分析往往是由其在通神的状态下作出的。
而中医治疗的主体则是医师,医师需要对人体、疾病和治疗手段有着一定的知识,遇到病人时,要必须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患病的自然原因,而不是向巫师那样寻求鬼神和荒诞不经的一些事件。
因此,医师治病完全靠的是自己掌握的知识,治疗的经验以及领悟的能力。医师依靠的不是自己的通神术,而是自己的知识和药物。
巫术治病靠的是神灵和假想的神灵赐予的药物,这种假想的药物有两部分组成:
1、载体
2、灵力
这种载体必须是参与献祭的物品,比如水、字符或其他形式的祭品,这些有形之物必须被神灵附上无形的灵力,这种灵力靠的是神灵的赐予,而不是载体本身的属性。这些载体参与了祭祀以后,就由原来的普通的物品转化成了具有灵力能治病的“神物”。
而中医使用的则是自然药物,自然物发挥药效靠的是自己的属性和医师的正确配伍,而不是医生赋予的一种灵力。
古代因为对自然认识有限,中医中确实有巫术的影子,但绝不能把中医等同于巫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分类,而现代中医,已经没有了巫术的任何成分了。就三伏贴来说,观察类研究很多,使用了对照方法的也有,这种现代医学常用的研究手段难道也是巫术吗?
说完了巫术要言归正传说中医,中医不是巫术,中医的知识来源是经验,一些人把中医看成一种理论,所以整天谈真伪,可实际上中医是一门实践学科,中医的基础是经验,是长期使用的经验(现代医学完全可以使用经验)而中医理论是对经验使用的归纳总结,是经验的使用方法,在古代,他确实有解释世界的目的,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目的了,因为解释世界由科学来做,对疾病的解释是生理学的事,中医是直接使用生理学的成果(现代医学也一样)。
很多人以为,医学是用科学看病,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医学是用证据看病:人体外实验、专家意见、个案报道、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等等,皆是“临床证据”。但是他们的论证强度一定是有差异的。循证医学三要素:最佳的证据(经验也算的,但级别低)、医生的经验,患者的主观感受。
而证据又是分级别的,经常有人挂在口头的随机对照双盲是金标准,也就是证据等级最高的证据,但设计良好的其他研究,也是可以是高质量的证据的。设计不好的RCT,也可以是低质量的证据,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但证据等级高不代表推荐等级高。根据GRADE,将推荐强度分为强和弱,这个是要从多方面来考虑的,证据等级高不代表推荐强度就是强,等级低也不代表推荐强度弱,比如在癌症的晚期治疗,有明确的通过FDA批准的药物,服用后中位生存率是6个月,这个证据等级是最强的,但对与一个家庭一般的患者来说,这种药物非常昂贵,几个月的治疗就可以倾家荡产,推荐强度就是弱,推荐强度与否,和患者的主观感受、认知,价值观是有直接关系的。和成本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