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学而第一 解释:“学”、“学说”就像胡须一样,不能当摆设,同时也是显而易见。所以,“学”就是第一位的。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 孔子说:“学”和“学说”,不但要“学记”或“传教”,还需要回顾审核和实践,这就是乐趣所在。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那就更是高兴的事情。对方不完全了解你,自己也不怨恨、恼怒,这才是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做法”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解释:孔子的学生“有若”接着老师的话,说道:老师说的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做人”啊。孝敬长辈,关爱兄弟(姊妹)的人,通常不会犯上(上,指长辈,领导、官府),很少听说孝悌之人会犯上。没有犯上的做法,也不会作乱(扰乱社会),没听说过不犯上的人就做乱了。君子是需要做人的“本分”,本分就是做人的规则,本分也来源于孝悌。那么,仁爱不就是做人的本分么。 本段引发后世两个词语:作乱犯上,为人(仁)之本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 孔子接着说:恩,所以啊,花言巧语,变颜变色的指挥别人(下命令),也不是有德君子做法。 4.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释: 曾子接着说:我每天都要不断回顾自己所做。给别人出办法,是不是有坑害别人的内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说大话没有实际行动。传教,指点别人,是不是正确。 其实啊,就是曾子跟孔子说:老师,我觉得自己还行,至少算是君子。 其实,这时候,孔子已经瞪了曾子一眼。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解释: 孔子接着说:有能力大国,敬重约定、诚信,节约而又不吝啬(关爱他人),服劳役的时候要考虑季节,不要影响民生。 孔子 暗含着 批批 曾子:你这个小子,我才认为我是君子,你也认为你是君子,你有我这个本事么? 千乘 大国 暗指孔子自己。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释: 孔子继续说:你们这些学生啊,进来拜见老师,是尊重我的,做到了孝。出了我这里,也是很尊重同门师兄弟。对别人承诺后也是认真去做。对广大民众也是很亲切,没有摆架子。这种基本做人和仁爱做的比我想的还要好很多。同时也很努力学习。很好很好。 其实孔子是觉得刚才说的有些过头话,貌似显得自己有点小心眼啥的。赶紧给自己台阶下。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释: 子夏一听,马上明白了,说道:圣贤啊,有时候语言犀利,我们也不能就认为圣贤变得不圣贤了。就像侍奉父母一样,必须尽力才好。事奉君主,要做到换位思考。与朋友交往,说到做到。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哪怕这个人没有什么学识,我也是认为这样的人本身就是有学识的一种。 这就是后人为什么讨论 人性天生善,还是天生恶的来源。其实就是为了给孔子打圆场。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解释: 孔子接着说:是啊,作为君子,平时也不能随随便便的。说话要有一定语气和神态。总是表现得很萌、很亲民,有时候反倒不容易巩固自己的威信啊。以忠信为基本原则是好的,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这个。啊。。。。也不一定是好事,;把握一定原则就行,要太过了。和不如自己的有时候交往一下,还是需要的。 孔子的意思是:不如你们的你们就不交往,以后学生不就越来越少。。。。你们打算断我门派香火啊。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解释: 曾子接着说:友好对待故去的人,祭拜先祖,这样都属于民风淳厚啊。 曾子其实知道孔子批评自己,平时不愿意和比自己差的人交往,太高傲。。。赶紧岔开话题。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解释: 这时候,坐在下手的两个孔子学生也开始说话了。“子禽”起身问“子贡”,言道: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谈论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所以,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就是别人说的“老师求来的讨论政事”的另一种说法吧。”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释: 孔子继续说:父母长辈在世的时候,看这个人志向就可以知道是否孝长辈。因为,平时都不和长辈讨教,并规范自己,这个怎么能算是孝呢。长辈不在世了,就要看这个人平时如何做的了。三年以上,还遵守父辈教导的,那才算是言行一致的孝。 其实,暗含着孔子告诫弟子。别我在世,你们都恭恭敬敬的,不敢谈论和我不一致的想法。等我一死,你们可就路出狐狸尾巴了。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解释: 孔子学生“有子”言道:“祭奠和民俗的应用,以综合考虑(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不论大事、小事虽然有前车之鉴,总是这样参考着来,也是行不通的。为了综合考虑而形而上学的所谓“综合考虑”,违背了大的祭奠原则和民风习惯,也是不可取的,容易天下混乱。”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解释: 有字接着说:诚信就是“义”,本质就是可以实施、重复。谦恭也是一种礼,这样就可以远离羞耻和辱没。因为没有失去周围亲近人的诚信,所以本人就是遵守了老师11条所说的 “孝”,也就是有宗法和来源的。 其实,有子 觉得 上一句说的有点过分,因为第2条说,不能作乱犯上。怕老师责怪不尊祖训。打个圆场。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解释: 孔子言道:作为一个君子,吃饭不要以吃饱为判定标准,满足身体需要就行了。居住面积也不要太大了,够住就行了。对外界实物有一定敏感度,可以思考,但是不轻易发表自己看法,这样就是很好的基本规律,也是最正确做法。同样也是 勤于学习人的本质做法。 孔子暗暗地表扬“有子”。认为,你看这个孩子发现自己说的有些过头了。马上用我前面说过的内容来更正自己,这孩子有前途。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解释: 子贡言道: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这个做法怎么样?” 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是有点不足,也就是不如“贫穷却可以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乐趣;富贵而又不蔑视鄙人,好礼之人,啊。” 子贡接着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认真切磋它,仔细琢磨它’。一旦失手,雕琢不好,也不能简单推卸为“材料本身有天然缺陷,我已经尽力了,这个放别人都不雕琢,直接废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天才啊,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孔子其实暗暗表扬这个子贡。不要随便下定论 人性天生善恶。后人讨论人性天生善恶,就是因为这个教育本身需要成本,需要资源。如果不涉及成本和资源就不用讨论了。义务制教育啊。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释: 孔子总结道:哎,这个能知道我门派学术要领的弟子不多啊。正是: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怕我不知道别人(弟子到底什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