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38958
帖子
主题
积分30914
注册时间2012-7-19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瞎想】“先办事后给钱”-搞得定or仙人跳?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小妖收到几个人的留言,有些还是七拐八弯地找到小妖的。留言内容都差不多:我哥们亲爹在中检院(或者CDE),是院士,生物制品申报注册的事儿都能搞得定,只限生物制品,往前排没问题,可以先办事再给钱。
不知道有多少人收到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信了。如果这条信息可信,那么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悲哀。如果这个信息不可信,只是一个仙人跳的骗局,欺骗企业自曝其短,转而敲诈的,那么更是这个行业的悲哀。
有人问我,为什么老板总是给注册人员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回答:因为你一直在暗示他你搞得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搞得定”成为各大药企招募注册人员的必备条件。很多注册人员在面试的时候,主动神秘兮兮地跟老板交底:其实某某某是我大学同学、某某某是我表哥、某某某是我二叔……在这其中,某某某是我老公,这句话貌似最好用。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很多注册人员入职的时候,就顶着“特权”、“有关系”等等暧昧的光环进入企业。那么这些人员的价值似乎也就剩下“摆平”了,如果有一天你摆不平,企业留你何用?你又何从责怪老板总是不按规矩办事,想要从你这里找到一些捷径,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你的分内工作呢?
有人说,现在的注册人员其实什么都不懂,都不会,充其量就是一个邮递员(送资料)、传声筒(向上沟通,传达指示),如果有各种关系的,再多个公关的头衔罢了。现在的注册人员,最熟悉的事情是复印、装订、敲公章、发快递,其他的似乎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而这些工作,也并不需要注册人员完成,有没有专业知识都无所谓,我相信一个中文专业的应届生也能做得很好。
如果企业的各个部门对注册人员的评价就是如此,那么又是什么造成的呢?这个行业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有人说,这是因为注册审批流程一直不透明造成的。有时候看着CDE的公开信息,莫名其妙的,有的项目就往上排了几位,没有公示,没有说明。虽然有些注明是重大专项,但重大专项之后优先审评的批准也是结果公告而已,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也想成为那个可以莫名往前排几名的人。
时间就是金钱。有个老板问,注册费用不是有“加急费”吗?加急费,怎么个加急法?是不是明码标价,一百万往前排十名?如果这样,有钱的公司能不能说:“亲,我先加五千万的急。”、“亲,这里一个亿,我包年了。”、“亲,连续两年加急超过一千万,能不能办VIP卡打八折啊?”在暧昧不清的流程面前,嗜钱如命的商人也会感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可惜了,很多事,老板也清楚是钱不能解决的。那些本该按照流程来,规规矩矩按照指导原则来做的事情,慢慢地,在各方面的影响下,变成了一种潜规则。而且是一种“看别人都发财,轮到自己就倒霉”的潜规则。任何一个行业,这种莫名暧昧的新闻总是传得特别快。
谁不想走捷径?惰性是天生的,无论对人、企业还是整个行业。即便自古以来无穷尽的案例告诉我们,走捷径往往都要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但在本能和现实的诱惑下,每个人都会尝试一把,没有人说自己完全没有走过捷径,没有过插队的念头。这就好像每个人心存善念,但在很多激愤的时候,也会闪过一丝恶念,只不过有人去做了,而有人接受了道德、法规的约束罢了。
于是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需要懂法规的人,也不需要有人预示风险,更不需要有人了解多国的申报规则策略,我们要的是“有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些年很多措施都在打破一些不透明,所以业内又有了新气象。
行业里流传着一句话:“六十分万岁。”最让老板喜欢,也能够成为业内榜样的,并不是那些能交出“一百分”申报资料的RA。而是那些深谙审评规则,在不进行潜规则的前提下,可以让企业花最少的时间,做最少的研究,付出最小的物质成本,而且将将可以完成的“高手”。这些高手会告诉你,哪些实验可以不做,资料可以递交,排队的时候同步做,待发补的时候直接递交报告。这样一来,申报之前的工作量被压缩到最低,但也不至于退审,同时利用了排队的时间,发补的时候直接递交资料也并不耽误整个申报时间成本。这些高手对游戏规则了如指掌,合理地利用规则,打着让人无可辩驳的擦边球。很多时候,他们的案例在业内流传,就是用来被崇拜的。这样的高手,在业内属于有价无市。老板可以砸钱,但你不一定求得到。
如果说崇拜“六十分万岁”是一种病态,那么让它产生的原因就是每个人心里的捷径和惰性。如果说崇拜“六十分万岁”是一种常态,那么游戏规则本身就让人觉得无奈。
可是回头看看这十年。还记得2005年的疯狂吗?可是那种疯狂的背后埋下多少坑?现在,有哪个企业没有在填坑的?2005年的案例可以用吗?规则在完善,技术在发展,曾经的“可以商榷”可能是现在的“一条否决”。对于工作了十年以上的注册人员来说,当年的疯狂其实并不值得称赞,因为那些年的工作经验在当今基本用不上,有时候才会成为误导。那些年的工作经验,充其量算工作时间罢了。
经验得不到改善,无法结合现在的规则,那么经验往往成为了误导的开始。可是这怪得了那些在注册岗位奋斗了十几年的前辈们吗?小妖甚至有些同情他们,因为这其中很多人让当年的疯狂毁了。在他们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雏鸟情节让他们好奇地感知世界,崇拜自己的师傅,听命自己的领导。可是多年之后,他们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错了,多年之后再说出来已然成为笑话,可他们却曾经引以为豪。更可怕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到现在都没觉得曾经的一些案例是一种行业耻辱,依然沉浸在曾经的得意洋洋之中,沾沾自喜。
“先办事后给钱。”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小妖倒觉得也是好事。至少有些人自己出来找活儿了,而不是当年很多老板感慨的“有钱都不知道往哪儿送”。这是不是说明有些潜规则也开始“不景气”了呢?
有人说,那些自称“老公是药监局的”人,他是不敢用了。因为这样的人不好伺候。先不说这“老公”是不是派得上用场,首先这个人就以此为傲的话,那是很难伺候的。那不是招了一个员工,而是请了一尊祖宗。何况万一她在企业有恃无恐,让整个企业氛围不安稳怎么办?她若在企业搞婚外恋怎么办?万一冷了、饿了、摔着了,怎么跟她老公交代?你的人脉我不一定用得上,但要伺候你的风险太大,所以……还是庙小装不下大菩萨,请您另找高堂吧。
诚然,小妖希望,最近这段时间的“先办事后给钱”留言是一群不入流的诈骗分子的伎俩,提醒广大业内人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请勿随便搭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