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38|回复: 2
收起左侧

[其他] 秋燥润肺话百合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3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百合历来就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之所以被命名为“百合”,是因其鳞茎瓣瓣紧抱,是团结、幸福、美好、圆满的象征,有“百事和合”、“百事圆满”、“百年好合”的寓意,因此国人自古对百合就有着深厚的感情,逢年节吉日,常将其作为互相馈赠的礼物。    百合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夏季开花,花色淡雅,可供观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剥去外层鳞片,即可食用或是药用。百合专治一种类似于西医学所说的神经衰弱、癔病或某些发热性疾病后期出现的虚热证,中医称其为“百合病”,这也是命名百合的原因之一。医圣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就记载着他以百合为主,治疗心神不安、失眠多梦、饮食和行为失常的“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汤等系列名方。所以百合既是名菜佳蔬,也是良药。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稍苦、性质偏凉,归心、肺两经。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燥、清心安神。适用于气管炎、肺结核等肺阴虚所致久咳、咯痰带血,围绝经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癔病等心阴虚引起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病症。百合,因其味甘性凉、入肺经,故有很好的润肺清燥作用,最宜秋季气候干燥、燥邪过盛伤肺、以致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大便干燥、小便短少、皮肤干燥等“秋燥病”的调养。另外,百合味稍苦、性偏凉,又归肺经,亦有良好的清心安神作用,宜于发热性疾病后期、肿瘤放化疗之后低热不退、虚烦躁扰、失眠多梦等症的调治。
    百合品种很多,全世界有百余种,中国有60多种,分别有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等不同生长期。我国的优良品种有多种,不管哪种百合,都以个大、肉厚、质坚、粉性足为佳。就食用、食疗保健来说,兰州百合瓣大肉厚、色白味甜,很受人们欢迎。就药用、药食两用来讲,江浙皖出产的百合体形偏小、略带苦味,被大家所习用。
    百合的用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食材、药材同用。百合药膳,既可炖汤、煮粥,也可蒸制、煸炒,如百合甲鱼汤、百合白鸭汤、百合莲子粥、百合绿豆粥、蜂蜜蒸百合、西芹炒百合、猪肉炒百合等都是形美、味美而同时又有养生保健、辅助治疗慢性病作用的药膳。此外,现在市场上也有制成糖水百合罐头、早餐百合粉、烘焙百合干等方便、休闲食品,也受到大家的青睐。由于百合性偏凉,因此风寒咳嗽、虚寒出血、脾胃虚寒者要慎用或忌食百合。
    介绍一款百合白鸭汤。
    原料
    主料:白鸭1只(或猪小排适量)(750克左右)。
    配料:百合干20克(鲜品增倍)、北沙参10克、枸杞子10克、红枣20克。
    调料:生姜、葱、精盐、黄酒、胡椒各适量。
    做法 白鸭宰杀后退毛,除去内脏,洗净,切块,沸水焯去血污(猪小排斩小块,沸水焯去血污);各味配料洗净,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生姜切片、葱切段。将鸭块(或猪排块)与纱布袋以及适量的姜、葱、黄酒、清汤放入炖锅内,如常法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捞出纱布袋,加精盐、胡椒调味即可。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适用人群 本方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秋季“秋燥病”或阴虚体质出现咽干口苦、干咳痰少、咯痰带血、大便干结、心烦失眠等的调养,以及气管炎、肺结核引起干咳痰少或咯痰带血、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调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1-3 16: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适合现在这种天气来吃,百合炖雪梨也不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3 17: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食两用的百合是个好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0 1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