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巴西木 于 2014-5-4 12:59 编辑
无菌原料企业现场检查-----转自新版GMP认证朋友
主要缺陷 原料药生产药品传递的在线的管道灭菌,这是耐压的管道,但之前没有按照蒸气保压循环过程的设计,蒸气就从这头进去从那头出去。该企业虽采取通过进的量要比出的量大这种方式,来保证有一定的压差。但这样的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始终不及密闭循环方式保持的压差。这家企业也采取了监测取样等措施,但纯粹通过取样监测来保证,可能不足以完全避免风险。(对应GMP原料药附录第7条?) 另外,在末端房间,也属于洁净区,蒸气直接放出来的,通过排风放走,这样这个洁净房间的潮湿度会高,这个洁净间空调过滤器不是耐高湿的,这也是一个缺陷。 他们整改时,在末端设多了一个监测点,换了耐高湿的高效过滤器。
三、2011年12月某企业新版GMP检查缺陷
检查时间:2011年12月17日-2011年12月20日 1. 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职责未规定“确保在产品放行前完成对批记录的审核”和“审核和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第23条) 2. 制水岗位操作人员上岗培训无考核及评价记录(第27条) 3. 车间称量无防止粉尘扩散措施(第53条) 4. 原液库自动温控温度显示装置失灵(第58条) 5. 原辅料不合格区未进行有效隔离(第61条) 6. 制水间用于监测总回水的温度探头未校验(第91条) 7. 未对纯化水总回水和总送水的电导率进行日常监测(第100条) 8. 已过期的原辅料甘氨酸,无醒目标识,未及时放入不合格品区(第131条) 9. 铝盖灭菌用臭氧消毒柜未进行验证;除菌过滤系统的验证仅进行了完整性测试,未进行适应性、截留率等内容的验证;洁净区C+A(半成品配制间)未进行气流流形确认(第138条) 10. 全自动胶塞清洗机未进行设计确认,性能确认中未作设备在负载运行下的控制准确性;未进行胶塞干燥度确认(第140条) 11. B级区使用的消毒剂异丙醇,未作消毒效果验证(第143条) 12. 培养基模拟灌装记录中无沉降菌培养皿布点图;水系统验证缺少呼吸器完整性测试数据(第148条) 13. 文件(质量标准)中未规定原辅料的复验期(第165条) 14. 某产品批生产记录中无辅料甲苯领用记录;某产品生产批记录中未记录加注射用水的时间和温度(第175条) 15. 物料暂存间存放的硫酸铵内包装上未粘贴标签,且货位卡未注明批号、厂家、规格等信息(第191条) 16. 消化工序中,血浆混合加入注射用水的温度,超出工艺规程规定13度,且未记录偏差处理情况(第195条) 17. 灌装线未进行全程悬浮粒子监测(第200条) 18. C机区二更悬浮粒子超标的偏差处理,未按规定进行原因分析(第248条) 不过说白了 这个检查报告的意义不大了。。。因为我们的中国式GMP。。。。相信大家都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