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31|回复: 1
收起左侧

[投诉管理] 海南海药造假质疑还原:迄今只卖出5台人工耳蜗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2-1 10: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海南海药造假质疑还原:迄今只卖出5台人工耳蜗


  1月6日中午,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面对众多媒体始终不发一言。
  陷入人工耳蜗涉嫌学术造假的风波之后,海南海药紧急赴京澄清。但就在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海药方面接到了深交所的电话。知情人士透露:“深交所6日上午紧急通知海南海药董秘,要求在正式公告之前,公司高管不得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人工耳蜗的发明人,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指利用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样机,通过改造,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
  抄袭、劣质、虚假合同……海南海药寄予厚望的明星产品人工耳蜗还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便遭遇媒体的连续质疑,公司股票也于1月2日盘中紧急停牌。海药总经理任荣波表示:“央视报道之后,我们没能及时注意到,下午跌停后才停牌。”
  刘悉承反复表示:“公司将在正式公告发布之后,开诚布公地接受媒体采访和调研。”然而1月6日晚,海南海药董秘张晖表示:“公司的公告正在等待交易所审核,具体发布日期还要延后。”
  至记者截稿时,海南海药尚未公告澄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近两日公司以各种渠道透露出的信息,大致还原了海南海药希望澄清的细节。
  疑点何在
  “海南海药的产品是在澳大利亚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成果。但目前力声特公司的产品,和20多年前王正敏拿回来的工程样机,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黄小川介绍:“可以肯定的是,海南海药的产品是在澳大利亚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成果。但目前力声特公司(力声特是海南海药的控股子公司)的产品,和20多年前王正敏拿回来的工程样机,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人工耳蜗市场一向被Cochlear公司、美国的Advanced Bionics公司和奥地利的MED-EL公司统治。知情人士表示:“王正敏当时拿的也只是个概念机,不是成熟的产品。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创新,这是世界各国都做过的事情。”
  1997年,王正敏团队研发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蜗”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一个“参考”而来的产品,是否能成为国家发明专利?对此,黄小川认为:“当时都是按国家规定来进行审批的,既然国家已经认定发明专利,就不存在抄袭的说法。”
  1月3日,王正敏在上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澳大利亚拿回的第一台人工耳蜗是澳方来中国讲课时的教材道具,“我们跟外单位合作,想分析下人工耳蜗是什么样的。打开后,里面的数据全部消失了。”他认为,“对我们的用途不是很大,只是多少有些启发”。
  2003年后这一技术由复旦大学转让给力声特公司,黄小川表示:“力声特买了这个技术后,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进一步研发,与复旦研发的机器又有了很大不同。”
  不过,在央视的调查中,力声特公司研发多年的人工耳蜗质量很差,甚至发生伤害试验者的现象。对此,海南海药方面除了让两名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现身说法之外,也给出了解释。
  “临床试验所用的也只是试产品,和实际产品会有差异。人工耳蜗植入的确会有一定的失败风险,例如患者有脑膜炎,就不适合做植入手术,听力恢复效果也不好。”
  而关于海南海药和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慈善总会的合作,刘悉承此前向媒体出示了《大连市夕阳复聪项目合作协议》的原件,以示真实性。协议内容是由上海力声特向大连市中心医院销售REZ-1人工耳蜗系统300套。
  “据我了解,目前大连已经进行了4例手术,因为参与项目的患者需要经过大连中心医院的筛选,达到援助标准才可以。”黄小川表示。
  市场前景几何
  “除了临床试验的和捐赠的,海南海药目前实际只卖出了5台人工耳蜗。”
  2013年上半年,海南海药人工耳蜗产品实现收入334万元,毛利率高达62.56% 。由于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人工耳蜗的销售额和毛利率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市场售价为9.6万元一个,植入手术的花费在1万元左右。”黄小川表示,王正敏此前所称的“6万元”的总费用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目前的价格还做不到那么低。
  相比起三大国外品牌动辄二三十万的售价,9.6万元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海南海药方面没有给出未来市场空间的预测,仅表示:“价格越低,自然能用得起的患者也就越多。”
  根据此前的规划,海南海药累计投入1.67亿元,扩建人工耳蜗生产线,计划实现年产10000套的规模。但至2013年上半年,公司尚只完成51.72%的投资进度,“2013年年底投产”的计划也落了空。
  从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来看,海南海药的人工耳蜗和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产品质量上并无太大的差异,而且国产耳蜗对汉语的识别进行了专门的改进,相较于国外产品更具优势,价格也略胜一筹。
  不过,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黄小川透露:“几个进口品牌最近也在降价,价格也降为10万元左右。”
  这就为国产人工耳蜗的市场前景蒙上一层阴影,黄小川表示:“除了临床试验的和捐赠的,海南海药目前实际只卖出了5台人工耳蜗。”
  一般而言,人工耳蜗的主要目标人群是3岁以下耳聋幼儿,成年人只适用于失聪时间不长的患者。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耳聋患儿3万名左右,根据《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我国到2015年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按每套10万元计算,市场容量最多可达到27亿元左右。
  然而,人工耳蜗产品目前主要的销售方式还是政府采购,属于慈善公益事业资助的范围,海南海药的产品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最终能够斩获多大市场份额,恐怕不像海南海药自己估计的那么乐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1 10: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假成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2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