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15|回复: 4
收起左侧

中医之道---抗菌圣药——黄连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2-3-8 10: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抗菌圣药——黄连

    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以苦著称于中药。其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早在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中即被列为上品。明清时,黄连被指定为贡品,四川产区每年都要进贡给宫廷。清代,黄连曾“运售出洋,岁值数万”,远去日本、朝鲜等国,因其根呈连珠状而又色黄,故名“黄连”。并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YELLOW、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黄连主产于四川的洪雅、石柱、雅安、峨眉等地,并有川连、雅连、鸡爪连等别名。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寒、无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止吐杀虫的功效。广泛用于高热、时行热毒、口疮、痈疽、烧烫伤等各种湿热证、热证、寒热错杂的证候和各种血证。

    历代的医药家都对黄连有很高的评价。如南朝陶弘景曾有“久服长生”之说。明代的《本草经疏》上说:“黄连为病酒之仙药,滞下之神草。久经所至,各有殊功。”黄连疗效卓著,在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两书中,有黄连的方剂多达260余种。黄连通过用酒炮制后,能引药上行,清头目之火;用生姜汁制,可清胃热、止呕;用猪胆汁制,则能泻肝胆实火。黄连在临床应用尚有不少单验方,现介绍几则如下:

    治细菌性痢疾  黄连研粉每次口服0.41、每日3次(可装入胶囊口服)。

    治小儿吐乳  黄连、清半夏各6,同研细末,分为100份,13次,每次1份。温水服。

    治疗湿证、火烫伤  黄连研细末以13的比例调入芝麻油内外搽,每日3次。

    治疗痈疽肿毒  用黄连、槟榔各15研细末以鸡蛋清调,外搽,13次。(叶水泉)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紫苏叶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3-8 10: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连好苦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8 1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进来踏下点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8 12: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 12: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9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