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027|回复: 3
收起左侧

银杏叶儿黄--------《本草纲目》是假的?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2 08: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九月底的一天,我回到母校北京大学,走在33楼南边人行道上的时候,听到前面传来木棒敲击树干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敲打银杏树上结的白果。这一击看来很有效果,我看见她丢下木棒,弯下身迅速在地上不停地拾掇;等我走近时,她已经拎了一大袋离开了,只剩地上几个较小的白果。
  银杏,是中国特产的树种,也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树种。野生的银杏目前仅在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和重庆金佛山等地有少量分布(不过对此学界尚有争论,另一说认为中国已无野生银杏),但栽培的银杏却早已遍布大江南北。不过,西方植物学家首先是在日本认识银杏树的。1690~1692年,一位名叫坎普佛(E. Kaempfer)爱好旅行的德国人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师,到日本游历了一圈,后来在他著名的《异域采风记》(Amoenitates Exoticae)一书中,像描述日本的社会和文化一样描述了银杏,并用日语对“银杏”二字的音读Ginkyo来称呼它。只不过,在该书出版时,Ginkyo一词被误排成了Ginkgo,这个错误为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所沿用,直到今天,银杏的属名还将错就错地叫做Ginkgo。
  银杏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它是很好的观赏树种,被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广泛用作行道树和园艺树种;它还是佛教中的一种圣树,在菩提树(为热带桑科乔木)不能生长的地区用来代替菩提树,因而在寺庙中也广为栽培。银杏的木材很优良,因为生长缓慢,成材不易,更显名贵。此外,就是用白果和银杏叶片来做食品和药材了。
  白果就是银杏的种子。按照上世纪以来学界业已形成的传统果实定义,银杏是雌雄异株的裸子植物,并不形成果实,因此“白果”一名从植物学的角度讲是不正确的。白果有三层种皮,最外层蜡黄色,肉质,因含有丙酸、丁酸等低级脂肪酸而有臭味,在其破裂或腐烂时臭味更烈,这就是雌银杏树不适合作行道树的原因。白果的中种皮为坚硬的骨质,白色,内种皮为一层薄薄的红褐色膜,内种皮里的种仁(包括绿色的胚和白色的胚乳)才是可食用和入药的部分。因此,要得到种仁,必须先把外种皮剥掉,再把中种皮敲开,然后用水浸泡,以使紧贴在种仁上的内种皮变软而易于除掉,这工序真是够繁琐的。
  不过,白果是很有名的干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中有一道名菜“诗礼银杏”,就是以白果为主料做成的,所以爱吃白果的人大概不会嫌剥白果麻烦。但是白果不可多食,因为吃多了会中毒。其毒性成分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氰苷(一种分解之后能产生剧毒的氢氰酸的物质),这很可能是因为中医主要用白果来镇咳,而同样被中医用来镇咳的苦杏仁和桃仁的有效成分是氰苷分解后产生的氢氰酸,所以有人看到白果和苦杏仁、桃仁一样都是种仁,就想当然地以为白果也含氰苷了。
  但是所有的化学分析都表明,白果压根儿不含氰苷,真正的毒性成分其实是白果酸(ginkgolic acid)及其衍生物。而白果酸及其衍生物根本不能镇咳,白果中所含的其他物质也都没有镇咳的效能。那么中医为什么会认定白果能镇咳呢?只要看看《本草纲目》中的如下记载就明白了:“银杏……色白属金,故能入肺经,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为了方便不熟悉中医理论的读者,对这段记载需要做些解释:在中医理论基础之一的“五行”学说中,白色属于金,而五脏中的肺也属于金,所以中医认为胚乳为白色的白果可以治疗和它同一属性的肺部疾病(类似地,中医还认为百合也可以“润肺”,也是因为百合的鳞茎是白色的)。这种推断在今天看来自然是通不过现代医学的严格检验的。
  正因为如此,国外从来不用白果入药,但他们却对银杏叶片情有独钟。原来银杏叶片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在其将黄未黄的九月时,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可高达24%,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植物都不能比拟的。在那些认为黄酮类物质能治病的内科学者看来,银杏叶片无疑是最好的提取来源。所以用银杏叶片入药实际上是国外的发明,而和中医没有任何关系,《本草纲目》也没有银杏叶片入药的记载。
  不过银杏叶片并不能直接服用,因为它和白果一样含有有毒的白果酸。有的人听说银杏叶片能促进健康,直接就从银杏树上摘叶子泡茶喝,结果喝得头晕耳鸣,上吐下泻。现在普遍采用有机溶剂提取银杏叶片中的黄酮类物质,并要保证提取物中的白果酸含量不能超过百万分之五。因具体提取方法不同,银杏叶片提取物的成分也不一样,而有不同的名称,德国威玛舒培博士(Dr. Willmar Schwabe)药厂研制的EGb 761是最常用的一种。
  那么黄酮类物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是植物中普遍含有的一类化合物,我们日常吃的蔬菜、水果中就有很多。它虽然无毒,但也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虽然有一种叫芦丁的黄酮类物质一度被认为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被叫做“维生素P”,但是这个认识后来被进一步的研究推翻了,于是“维生素P”也就被开除出了维生素的行列。而且,摄入人体的黄酮类物质中,95%不会被吸收,会被直接排出体外。
  但是黄酮类物质确实又具有一些生理活性。它本身的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甚至可以和维生素C相媲美,而人体有许多症状和疾病都和体内的氧化反应有关,于是国内外都有不少人发表文章,论述黄酮类物质可以消炎、抗菌,甚至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如果让一个不懂医学的人来看这些文章,他们会觉得黄酮类物质简直可称得上是“神药”,但如果是一个专业人士,就会发现这些文章中的大部分都只是十分初步的研究。比如,一些宣称的黄酮类物质抗肿瘤的功效,都不过是体外实验的结果,而在体外实验中发现能够抗肿瘤的物质的种类,有成千上万,其中绝大部分一摄入体内就不管用了。
  2006年12月,美国俄勒冈大学鲍林学院的研究者洛利托(S. B. Lotito)和弗雷(B. Frei)发表的一篇文章,更初步揭开了黄酮类物质“消炎抗癌”的秘密。原来,黄酮类物质具有这些功效,并不是它们的抗氧化性在起作用,而恰恰是因为它们是一种对人体无用的废物!人体内存在两套诱导酶系统参与废物的降解,分别叫做一相酶和二相酶。摄入体内的5%的黄酮类物质可以激活二相酶,在二相酶的作用下,黄酮类物质的分子被附加上了一些极性基团,这不仅使它失去了抗氧化性,而且变得容易从尿中排出。但是二相酶并不只是专门对付黄酮类物质的,它同时也对付摄入体内的毒物,如突变诱导物和致癌物等——于是,本来无一用的黄酮类物质,在表面上呈现出了“消炎抗癌”的效果!
  当然,不管具体机制是什么,只要是能治病或预防疾病又没有强毒副作用的物质,就不妨碍用来当作药物,但问题在于,只需要很少量的黄酮类物质就可以诱导二相酶的合成,而大量的摄入不仅无益,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按弗雷的说法,一天吃一个苹果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再额外补充什么黄酮类物质。更重要的是,在诱导二相酶合成的功能上,所有的黄酮类物质都是一样的,即使是天山雪莲这样的植物,在黄酮提取物上与苹果也没什么不同。
  银杏叶片提取物,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个命运。在欧洲(特别是德国),银杏叶片提取物被用来提高智力,减缓智力衰退,特别是用在阿兹海默症(即早老性痴呆)的治疗上。但是据《科学美国人》2003年的一篇报道,临床实验表明银杏叶片提取物的效果并不显著,有的实验丝毫显示不出它的药效,甚至还有实验表明它反而会降低智力。而且,所有这些实验的样本数都不大,如果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说不定连一点正面的效果都显示不出来。这篇报道不无讽刺地说,银杏叶片提取物“也许会轻微地提高你的记忆力,但是你吃一根糖棒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正因为如此,美国FDA不认可银杏叶片提取物是药物,它只能作为膳食补充剂出售,任何在美国经销银杏叶片提取物的个人和公司如果声称它可以治病,都要遭到FDA的追查和警告。
  在中国,情况当然相反。各种银杏叶片制品卖得不亦乐乎,在单独的银杏叶片提取物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复方”,一会儿和人参搭配,一会儿和绿茶为伍,而且所有这些商品都宣称可以治病。深圳海王公司还为他们的银杏叶片制品想出了“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这样一句苦心孤诣的广告词,堪与80年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白金龙香烟广告词“饭后一支烟,赛似活神仙”相媲美。
  十月中旬,北京气温降下来之后,银杏的叶片便全部变黄,所有的树都披上了黄色的盛装。北京大学公主楼前的银杏小道,此时更是美不胜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北大最美的景色之一。我想这才是银杏叶片最大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08: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杏 Ginkgo biloba L.

||银杏科 GINKGOACEAE Engler||银杏属 Ginkgo Linn || 银杏 Ginkgo biloba L.  
   
    银杏(本草纲目)白果(植物名实图考),公孙树(汝南圃史),鸭脚子(本草纲目),鸭掌树(北京)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一年生的长枝淡褐黄色,二年生以上变为灰色,并有细纵裂纹;短枝密被叶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长出长枝;冬芽黄褐色,常为卵圆形,先端钝尖。叶扇形,有长柄,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柄 长3-10(多为5-8)厘米,幼树及萌生枝上的叶常 较而深裂 (叶片长达13厘米,宽15厘米),有时裂片再分裂(这与较原始的化石种类之叶相似),叶在一年生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3-8叶呈簇生状,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药常2个,长椭圆形,药室纵裂,药隔不发;雌球花具长梗,梗 端常分两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顶生一盘状珠座,胚珠着生其上,通常仅一个叉端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内媒传粉。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5-3.5厘米,径为2厘米,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外被 白粉,有臭叶;中处皮白色,骨质,具2-3条纵脊;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胚乳肉质,味甘略苦;子叶2枚,稀3枚,发芽时不出土,初生叶2-5片,宽条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叶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规则的波状缺刻,叶柄长0.9-2.5厘米;有主根。花期3-4月,种子9-10月成熟。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银杏的栽培区甚广:北自东北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海拔40-1000米地带,西南至贵州、云南西部(腾冲)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均有栽培,以生产种子为目的,或作园林树种。栽培区常用实生苗、移杆苗或根蘖苗进行嫁接,可提前在8-10年生时开花结实(实生苗一般在20年后才开始结种子)。各地栽培的银杏有数百年或千年以上的老树。朝鲜、日本及欧洲、美各国庭园均有栽培。
    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以生于海拔1000(云南1500-2000)米以下,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最好的地区和平共处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过度潮湿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长不良。
    银杏为速生珍贵的用材树种,边材淡黄色,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轻软,富弹性,易加工,有光泽,比重0.45-0.48,不易开裂,不反挠,为优良木材,供建筑、家具、室内装饰、雕刻、绘图版等用。种子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药用。叶可作药用和制杀虫剂,亦可作肥料。种子的肉质外种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树皮含单宁。银杏树形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黄色,颇为美观,可作庭园树及行道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2 0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原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1 04: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