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62|回复: 5
收起左侧

区别使用三种中药材沉香、降香、檀香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9 12: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沉香        为瑞香科植物沉香及白木香含有棕黑色树脂的木材,经干燥后加工而成。其味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归脾、胃、肾经。
        本品质重而降,能下入丹田暖肾纳气,芳香辛散,能行气止痛;性温能散里寒,为温中、暖肾、理气之佳品,故临床多用于脏寒气凝、气逆诸症。如肝气上犯肺胃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等症,常与乌药、木香、槟榔等药同用;如脾胃虚寒积冷,脘腹胀痛,喜温恶寒,呃逆呕吐,食欲不振,肢冷乏力,大便泄泻等,常与附子、干姜等药同用;若阴寒较盛,四肢厥冷,脐腹冷痛,痛极欲绝者,当配伍附子、丁香、麝香等强有力的温中散寒止痛药,以回阳救逆。
        沉香即可降逆气,又可纳肾气,对于气逆喘急,呕呃等症均可应用。如用于肾气虚寒,肾不纳气,症见喘急短气,动则喘甚而汗出,面虚浮,脉细而无力(如支气管哮喘),常与五味子、蛤蚧、人参、熟地等药同用;若与侧柏叶同用,临睡前服用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若气郁寒凝,胸膈不舒,脘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呕烦满,咳嗽痰涎等症,又宜配伍香附,砂仁、甘草等药。对胃寒呕吐,呃逆经久不愈者(急慢性胃炎),可与白豆蔻、丁香、柿蒂、紫苏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与肉苁蓉配伍可用于治疗气虚性便秘;与冬葵子、白头翁等同用可治疗面目浮肿,小便不畅等症。
        降香
        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其性味辛温,归肝脾二经。本品辛散温通,行血分,散瘀,止血,定痛。临床多用于外伤瘀血,血溢及气滞血瘀胸痹之证。如治心胃气痛,气滞血瘀胸胁作痛,常与木香、延胡索、桃仁等药同用;近年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配伍川芎、红花、赤芍、丹参等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又可与乳香、没药、血竭等活血祛瘀止痛药配伍;对于创伤或金疮出血,单用研末外敷,或相配三七及其他止血药合用。故本品芳香清冽,能辟秽化浊,对于脾胃湿浊不去,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脘痞腹胀,苔腻者,可与藿香、佩兰、木香等药同用。
        檀香
        为檀香科植物的干燥木质心材。其味辛香,性温,入脾、肺二经气分。兼通阳明。善理气滞,调畅脾肺,宽胸利膈,温散胃寒,有行气、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滞气、气逆所致的胸膈胀闷,心腹气滞疼痛及胃寒冷痛等症。治胸肺气郁,胀闷不舒,常与枳壳、瓜蒌皮、苏梗等行气宽胸药同用;若治心腹气滞疼痛,可与砂仁、高良姜、乌药等行气药同用;对于寒邪犯胃,胃脘痛,呕吐清水,可配菖蒲、半夏、丁香等药;若饮食少进,噎膈吐食,还可与茯苓、橘红、人参同用;近年来,临床用本品与荜茇、延胡索、良姜、冰片等相伍,名为宽胸丸,治疗胸阳不宣,心脉痹阻而引起的胸痹痛有效。
        综上三位药的作用异多同少,沉香入气分善下行,以降气平逆,暖肾纳气,调中止痛为其特长;降香既入气分,又入血分,以通血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为其特长;檀香入气分,善上行,以升脾胃之气,利胸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为其特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沉香
        为瑞香科植物沉香及白木香含有棕黑色树脂的木材,经干燥后加工而成。其味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归脾、胃、肾经。
        本品质重而降,能下入丹田暖肾纳气,芳香辛散,能行气止痛;性温能散里寒,为温中、暖肾、理气之佳品,故临床多用于脏寒气凝、气逆诸症。如肝气上犯肺胃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等症,常与乌药、木香、槟榔等药同用;如脾胃虚寒积冷,脘腹胀痛,喜温恶寒,呃逆呕吐,食欲不振,肢冷乏力,大便泄泻等,常与附子、干姜等药同用;若阴寒较盛,四肢厥冷,脐腹冷痛,痛极欲绝者,当配伍附子、丁香、麝香等强有力的温中散寒止痛药,以回阳救逆。
        沉香即可降逆气,又可纳肾气,对于气逆喘急,呕呃等症均可应用。如用于肾气虚寒,肾不纳气,症见喘急短气,动则喘甚而汗出,面虚浮,脉细而无力(如支气管哮喘),常与五味子、蛤蚧、人参、熟地等药同用;若与侧柏叶同用,临睡前服用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若气郁寒凝,胸膈不舒,脘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呕烦满,咳嗽痰涎等症,又宜配伍香附,砂仁、甘草等药。对胃寒呕吐,呃逆经久不愈者(急慢性胃炎),可与白豆蔻、丁香、柿蒂、紫苏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与肉苁蓉配伍可用于治疗气虚性便秘;与冬葵子、白头翁等同用可治疗面目浮肿,小便不畅等症。
        降香
        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其性味辛温,归肝脾二经。本品辛散温通,行血分,散瘀,止血,定痛。临床多用于外伤瘀血,血溢及气滞血瘀胸痹之证。如治心胃气痛,气滞血瘀胸胁作痛,常与木香、延胡索、桃仁等药同用;近年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配伍川芎、红花、赤芍、丹参等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又可与乳香、没药、血竭等活血祛瘀止痛药配伍;对于创伤或金疮出血,单用研末外敷,或相配三七及其他止血药合用。故本品芳香清冽,能辟秽化浊,对于脾胃湿浊不去,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脘痞腹胀,苔腻者,可与藿香、佩兰、木香等药同用。
        檀香
        为檀香科植物的干燥木质心材。其味辛香,性温,入脾、肺二经气分。兼通阳明。善理气滞,调畅脾肺,宽胸利膈,温散胃寒,有行气、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滞气、气逆所致的胸膈胀闷,心腹气滞疼痛及胃寒冷痛等症。治胸肺气郁,胀闷不舒,常与枳壳、瓜蒌皮、苏梗等行气宽胸药同用;若治心腹气滞疼痛,可与砂仁、高良姜、乌药等行气药同用;对于寒邪犯胃,胃脘痛,呕吐清水,可配菖蒲、半夏、丁香等药;若饮食少进,噎膈吐食,还可与茯苓、橘红、人参同用;近年来,临床用本品与荜茇、延胡索、良姜、冰片等相伍,名为宽胸丸,治疗胸阳不宣,心脉痹阻而引起的胸痹痛有效。
        综上三位药的作用异多同少,沉香入气分善下行,以降气平逆,暖肾纳气,调中止痛为其特长;降香既入气分,又入血分,以通血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为其特长;檀香入气分,善上行,以升脾胃之气,利胸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为其特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9 13: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9 14: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9 17: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了解                       

点评

时间真快啊 不知不觉快到教授了,加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9 17: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wadyc 发表于 2013-4-29 17:25
学习   了解

时间真快啊  不知不觉快到教授了,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2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学习,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5 2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性状上很好区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2 1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