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82|回复: 10
收起左侧

中成药降价步伐逼近 药材价格节后见涨 中药企业成本压力凸显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4 07: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成药降价步伐逼近 药材价格节后见涨 中药企业成本压力凸显



随着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发布,酝酿已久的中成药降价步伐越来越近。据悉,新版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价格调整正在讨论中,企业和价格协会等机构正在联合做方案。探讨中的降价方案包括:独家品种降价幅度在5%,非独家品种有可能降价10%~15%。

  然而,与中成药降价预期同时到来的,却是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中药材价格在经过春节休市期间短暂趋稳之后,部分品种近期再度上涨。在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冬虫夏草、花旗参、田七等品种较年前已经大幅涨价。这一涨一跌之间,中成药企业的成本压力再度凸显。

  节后中药材市场行情见涨

  “按照历年的行情来说,现在这个时期中药材市场价格应该是下降的。但最近市场上的中药材价格的确有一个明显增幅。”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如是说。

  贾海彬说的情况在清平市场甚为普遍。在广州,年后虫草普遍涨价,就连品相最差、掺杂牙签的虫草,最低的批发价也要9万元/公斤,品相稍好的已经卖到21万元/公斤。档口老板普遍反映,品相中上等的虫草涨价幅度在4万~6万元之间。

  花旗参的价格也有较明显的上涨,依照档口老板的说法,受海关检查加紧、进口受阻的影响,成色较好的花旗参批发价已经较年前上涨了100元~300元/公斤。2600元/公斤以下好一点的鹿茸已很难买到,在市场行情见涨,通货膨胀等的因素作用下,鹿茸价格一直在温和上涨。

  除了高端参茸,诸如三七这样的大宗药材价格也有明显上涨。一家零售和批发兼做的大型中药行在售的三七价格在780元~1300元/公斤之间。据销售经理介绍,他们在售的三七价格较年前涨了100元/公斤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使用三七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品种逾300个,生产厂家超过1400家。不仅如此,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在国家基本药物中亦占有不小的比例。

  新一轮药品降价窗口打开

  一家主营药品需用三七的企业透露:“近期三七再度涨价与天气因素有关。今年云南春旱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各大药材市场三七的批发价。”据悉,云南干旱致使中药材产量不断下滑,中药材价格在2010年大涨之后于今年再登小高峰。

  鉴于以往的经验,针对中药材涨价预期,中成药企业普遍的应对方式就是对预期上涨的品种进行适度的储备以对冲价格。不过,今年不少药企却面临两难的问题。“说实话,今年我们不敢大量进货。”广药集团旗下的一家企业市场部人士坦言,即将开启的中成药新一轮降价令他们左右为难。

  自1997年以来启动的发改委药品降价,迄今已经实施了多次,其中以对化学药“动刀”为多。最近一次化学药品降价共涉及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5%。目前,包括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化学药新的最高零售限价已于2月1日起执行。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成药价格在全国范围最近一次降价还是在2009年。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包括中成药在内的超过1000个基本药物品规的价格整体下调12%。因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于近日发布,两个因素叠加,目前市场中有关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将迎来降价潮的预期开始变强。

  然而,这种降价预期的加强,却令那些入围了基本药物目录的药企变得患得患失。2009版基本药物招标结果已经“告诉”那些有底线的中成药企业,即便品种进了目录,最终也有可能是空欢喜一场。因为那么低的中标价,他们“根本生产不了”。“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必须坚守质量的底线,我们只能放弃。”国内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中成药子公司的营销副总经理如是说。

  实行价格浮动制呼声再起

  事实上,受中药材等制造成本上涨,但成药价格却未能随之调整的影响,中成药行业利润率下滑的问题已多次被中国中药协会提起。来自中国中药协会的报告显示,中成药产值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还是远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数和其他子行业。

  中国中药协会得出上述论断的数据源自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该中心2012年4月24日首次发布的“中国医药经济运行指数”显示,中成药产值利润率指数分别低于医药工业平均数和化药制剂0.29、0.14个百分点,属于行业各门类产值利润率最低的产业。中成药销售利润率指数为也分别低于医药工业平均数和化药制剂0.27、0.16个百分点。

  很显然,相对化学药而言,中成药受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如“中成药能不能有一个像汽柴油一样的价格浮动机制”的问题不断被提出。

  广州海珠区一家中成药企业的学术部负责人坦言,他们并不是一味要求涨价,如果是价格虚高的品种,他们“坚决拥护降价”。“但目前的情况是,国内中成药的价格已有5年没有调整了。”而这5年以来,不计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光人工成本就已涨幅超过50%。

  来自行业协会的公开资料也显示出原材料涨价和药品降价之间潜在的风险。近两年,药品中标价与生产成本倒挂的问题发生后,业界已多次将这一问题反映到有关部门。在中成药企业看来,如果照此下去,一些原本追求质量的中成药企业的内控标准很难继续做到高于国家标准,因为高于标准,即意味低利润甚至亏损。

  虽然一连串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但消息灵通的券商日前已经预计本次中成药降价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整体降价幅度在15%~20%。”而来自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旗下中药材天地网的监测数据还是那么令中成药企业沮丧:3月26日,大宗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报2585.74点,周比、月比分别上涨1.84%和3.18%,同比去年更是涨幅超12.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8: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中成药企业的又一轮考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8: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4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考验,药材价格涨,产品价格降了,希望不要出参假事件,中药是良心药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4 09: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越来越不好做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9: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材不光价格高,质量也越来越差啦,有时候同一批都有显著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4 1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价格都已倒挂,为什么还要逼着企业降价?做个有良心的药企生存环境如此恶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4 11: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企面临新考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4 1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熬过寒冬见春天,谁能熬过黑夜见黎明,正如当年互联网产业,除了技术、产品、市场、服务特别优秀者外,对大多同质化企业就看谁的资金贮备及整体成本控制能力了。大浪淘沙,你的离去是我存在的空间,而今是看谁能活得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4 14: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wumywu 发表于 2013-4-4 11:45
谁能熬过寒冬见春天,谁能熬过黑夜见黎明,正如当年互联网产业,除了技术、产品、市场、服务特别优秀者外, ...

也不是这么说,无限的资金投入到原料中,其他地方的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4 14: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为什么还要降价?为什么便宜没好货这个道理就这么难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8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