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23|回复: 0
收起左侧

[申报注册] 200多个经典中药配方 遇冷需重新挖掘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2-12-9 0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全国经方应用研讨会在南京召开。经方是古人传下的经典配方,目前有200多个,配方并不复杂。但如今在医院里,很少看到这类处方。专家希望,能让经方走向大众。
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有效果
经方价格低廉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小姐已经用了五六年经方了,她告诉记者:“用经方里的退烧方,黄芩、甘草等几味药服下去,第二天烧就能退。我经常用经方治病。一副药不超过十元钱。”
家庭用20张方子就够了
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煌介绍,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了200多副配方,是中医医疗的经典。经方的配方简单,超过一半都是由4-5味药组成,80%的经方所含的药物不超过12味药。经方价格低廉,所用的药大多数是常用药,很少有贵重药和冷辟药。“冬虫夏草和鹿茸都是不用的。”经方虽然古老,但能有效防治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黄煌表示:“家庭一般使用20张方子就足够了。”
经方遇冷,重新挖掘
现在的医生很少开经方
有人概括经方的现状是:民间热、高校冷,网上热、临床冷。很多年轻中医不知道怎么用经方,不敢用也不想用。“很多医生习惯了用药套路,气虚就是黄芪党参,血虚就是当归熟地,治疗腹泻则是山楂炭、石榴皮以及马齿苋,却不用精准高效的经方。”黄煌说,还有的经方用药如麻黄、大黄有微毒,许多医生怕用不好产生不良反应,索性不用了。黄煌说,当然也不排除经济利益的驱动,毕竟经方用料少,价格低廉。
记者了解到,个别医院的医生,一开就是40多味药,如果开足一周的量,甚至要用一个麻袋装药。
其实,越是名医,用药越是精当。南京中医药大学曾做过调查,江苏名中医的用方大多是常用方、基本方。
经方还需要规范
经方受到冷落,也与它尚不规范有一定联系。比如,《伤寒论》原载的的经方用量折算成现代应用标准就是个大问题。目前高校教科书主张一两等于3克换算,但有学者认为,汉代的一两等于8克、13.67465克、13.92克、14.1666克、15.625克,众说纷纭。黄煌根据师徒相授的用药习惯,常按一两等于3-6克的标准进行换算,但这只是经验折算法,还有待论证。
另外,经方到底是汤剂还丸剂,要不要加酒或加蜜,一天到底吃几次等等,都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说法。
还方于民,藏方于民
“既然经方来于民间,就要用于老百姓身上,这叫‘还方于民’。大医院不怎么开经方,那么普及的重点将是基层医生。让基层医生掌握,让经方爱好者掌握,这叫‘藏方于民’。”黄煌说,与会专家已经形成共识,接下来要推广“大众经方”,也就是让市民在家里能使用经方。要编写通俗书籍,让老百姓都能看懂。
给你推荐1个实用经方
退热和解的小柴胡汤
柴胡30克、黄芩15克、制半夏15克、党参15克、生甘草10克、生姜5大片、红枣10枚。
以水11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毫升,分2~3次温服。
适用人群:1,发热性疾病的迁延期;病毒性疾病。2,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热怕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7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