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50|回复: 6
收起左侧

[诗词歌赋] 每周二首诗词欣赏2---醉花阴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3-10-23 11: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沁人绿茶 于 2013-11-8 11:14 编辑

关于晚秋的古诗词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注: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比喻的巧妙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更多精彩诗词回放:

1.每周二首诗词欣赏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6948&fromuid=21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0-24 11: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发现黑色冠毛蒲公英变少了,好现象。

点评

何以见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4 12: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0-24 1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这个“瘦”字啥意思。

点评

胖的反义词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4 12: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10-24 11:09
你觉得这个“瘦”字啥意思。

胖的反义词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2: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10-24 11:04
最近发现黑色冠毛蒲公英变少了,好现象。

何以见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0-24 14: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沁人绿茶 发表于 2013-10-24 12:39
胖的反义词贝。

额。。。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0-24 14: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沁人绿茶 发表于 2013-10-24 12:41
何以见得?

桄。。。。都复出了,仙客来都不说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9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