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讨论:培养基模拟灌装的安全时限问题?

查看数: 3131 | 评论数: 3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1-2-3 08:29

正文摘要:

来自PSA-无菌保证体系推动者微信群的问题: @zero 各位好,在培养基模拟灌装重,需要模拟培养基配制后到过滤前的安全时限吗?似乎风险有点儿高,毕竟是在C级区,配液时配液罐也是敞口投料的,正常产品是做这个 ...

回复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09:16:24
@叶非:无菌工艺是从除菌过滤开始的啊!但是对于无菌有影响的,都在过滤后
举个例子,无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失败,无菌模拟灌装不合格,你会认为无菌工艺不合格吗?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2:19:39

PSA@叶非:说实在的,现在有些培训,也把人带偏了,很多培训的都是纯理论,找到国外的一些资料,一知半解的,然后断章取义的讲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2:16:12

PSA@檀诗前:配置后过滤前的时限考察,是前期时限确证过程要做的,以保证放置时限内微生物负荷不超过设定的数值,不作为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组成部分,可以在报产前的工艺验证挑战最差条件做,报产后,需要评估做,如本身我最多只要2小时就过滤,对于营养丰富的半成品非要做到十小时,即使前面做过时限确认,但也要考虑风险,除非非常自信,或者缩短时限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2:11:09
PSA@叶非:第三方验证的时候,人家当然不会做配置后,放置多长时间再过滤的挑战,但是人家会做过滤时长的挑战啊,你把配制时间和过滤时间算在一起不就行了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2:06:54
PSA@张训涧:日常模拟灌装中包括配液操作有利于培养基模拟灌装的物料平衡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2:01:22
PSA@叶非:厂家的过滤时长的挑战不就是的么?你们规定配液到过滤完成的时间不久ok啦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2:00:00
PSA@王盛:关键是配制后不能除菌,培养基模拟灌装就应该包含配制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1:59:06
PSA@张训涧:个人理解制剂无菌工艺一般从除菌过滤开始,但是配液操作和除菌过滤关联的,在日常也难以分开,在模拟灌装的时候,配液操作没有具体的模拟操作,只是取样检测培养基的化学性质和微生物负载,对于配液后放置时限可以不用去模拟,跟正常生产保持一致即可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1:56:15
PSA@Zero:起点虽然是除菌过滤,但是考察对象是无菌工艺。配制后的放置时限考察,是需要降低除菌过滤前的微生物负载过高的风险,过滤器验证通常都是供应商或者第三方实施的,药液放置在供应商处很难模拟实际生产情况,所以此项我们是放在PV中做。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1:54:36
PSA@檀诗前:对于全过程无菌控制的产品,“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起始前移到半成品配制过程的原液配制及配制后的原液与已经除菌过滤的辅料的混合配制混合过程。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1:53:05
PSA@何川:如果是全程无菌工艺呢,从细胞培养开始,超滤,纯化一直到配制都是无菌工艺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11:48:30
本帖最后由 药知PSA 于 2021-2-3 11:52 编辑

PSA@摩洁:PDA2017年的年度报告PART 2,里面有提到是从除菌过滤后算起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09:14:34
@Zero:去年,江苏省局来检查时,居然把配液也包括在培养基模拟灌装的范围了,然后,我错乱了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09:13:09
@Zero:2017年接受欧盟GMP检查时,检查员要求培养基模拟灌装的范围定义从除菌过滤开始到灌装结束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09:12:04
@叶非:如果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影响的是什么?
两个因素:一个是配液后溶液的稳定性(化学指标),一个是微生物负荷有可能增加
化学指标我们不讨论,微生物负荷会影响什么?溶液放置时间过长,如果微生物负荷增加,会有可能导致无菌过滤器的过滤负荷增加,超出可以承受的范围,导致无菌过滤失败。
这个考察,通常是在无菌过滤器的验证中考察,而非是在无菌模拟灌装中考察。

所以,了解到每个验证的意义,才能知道如何去设计验证方案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09:08:36
@叶非:首先,无菌工艺验证考察的是什么?是无菌工艺!
无菌工艺从哪里开始算起?
从无菌过滤器后开始才是无菌工艺的内容,无菌过滤器的内容不是考虑因素
药知PSA 发表于 2021-2-3 09:06:44
@冯桂芳:这两个意义已经基本包括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实够了,就看你的考察方案合理性,以及能接受的具有挑战性时限的合理设定。
摩西擎仗劈红海 发表于 2021-2-3 09:06:35
考察的目的是什么呢?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6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