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蒲公英Ouryao 综合:无忧
3月22日,医药行业再曝垄断大案!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信谊联合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因实施垄断协议行为,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处以1.66亿元罚没款。
这起案件因开创性追究自然人责任,引发业界强烈震动。案件核心 ▸ 涉案药品:国家基药/医保甲类麻醉药「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 违法主体:上海信谊联合、河南润弘制药、成都汇信医药;▸ 违法手段:合谋将药品价格推高21倍,划分全国销售市场;▸ 处罚金额:三家企业合计罚没2.23亿元,上海信谊联合承担1.66亿;▸ 历史性突破:首次依据新《反垄断法》对涉事高管个人处罚50万元。
违法事实深度解析 ① 价格操控黑幕: 2020年前市场价:3.56-6.8元/支;2020年4月起:暴涨至71.5元/支(最高涨幅达21倍)。 ② 市场分割协议: - 公立医院市场:按区域划分势力范围;- 民营医院市场:维持各自份额稳定。 ③ 协同操作: - 统一调价时间节点;- 共享省级代理商资源;- 联合管控招投标。
案件三大警示 1、国家反垄断利剑出鞘 本案系2022年新《反垄断法》增设"个人责任"条款后,首次对药企高管开出的个人罚单,彰显监管层整治行业乱局的决心。 2、惯犯企业屡教不改 • 2016年上海信谊联合涉别嘌醇片垄断案:被罚49.56万元;• 2014-2015年市场分割:4次秘密会议达成价格同盟。 3、特殊药品监管升级 针对急救药、基药、医保药品的垄断行为,监管部门已建立专项监控机制,价格异常波动将触发预警。 您认为药企垄断的根源何在?欢迎留言分享观点!!! 参考:上海市场监管局、企业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