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55|回复: 0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对药物研究产生巨大影响!两位科学家因有机催化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1-10-6 1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  整理:无忧

北京时间10月6日晚,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授予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W.C.MacMillan),他们因对“开发出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有机催化”做出贡献而获奖。总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2万元人民币)。

本亚明·利斯特,德国化学家,鲁尔河畔米尔海姆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  

戴维·麦克米伦,是苏格兰出生的化学家,2010年至2015年期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主任。

诺贝尔奖委员会称,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因开发出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有机催化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这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化学更加绿色。
1.png

01 成果简介,“用于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

构建分子的巧妙工具  

构建分子是一门困难的艺术。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因开发出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有机催化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这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化学更加绿色。  

许多研究领域和行业都依赖于化学家构建分子的能力,这些分子可以形成弹性和耐用的材料,将能量储存在电池中或抑制疾病的进展。这项工作需要催化剂,催化剂是控制和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但不会成为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例如,汽车中的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分子。我们的身体还包含数以千计的酶形式的催化剂,它们可以分解出生命所必需的分子。  

因此,催化剂是化学家的基本工具,但研究人员长期以来认为,原则上只有两种催化剂可用:金属和酶。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在2000年独立开发了第三种催化剂。它被称为不对称有机催化并建立在小有机分子上。  

“这个催化概念既简单又巧妙,事实上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想到它,”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JohanÅqvist说。  
有机催化剂有一个稳定的碳原子骨架,更活泼的化学基团可以附着在上面。这些通常含有常见元素,如氧、氮、硫或磷。这意味着这些催化剂既环保又生产成本低廉。  

有机催化剂应用的迅速扩展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够驱动不对称催化。在构建分子时,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分子可以形成的情况,就像我们的手一样,它们是彼此的镜像。化学家通常只需要其中一种,尤其是在生产药品时。  
自2000年以来,有机催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仍然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并表明有机催化剂可用于驱动多种化学反应。利用这些反应,研究人员现在可以更有效地构建任何东西,从新药物到可以在太阳能电池中捕获光的分子。通过这种方式,有机催化剂正在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好处。


构建分子的巧妙工具  

构建分子是一门困难的艺术。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因开发出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有机催化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这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化学更加绿色。  

许多研究领域和行业都依赖于化学家构建分子的能力,这些分子可以形成弹性和耐用的材料,将能量储存在电池中或抑制疾病的进展。这项工作需要催化剂,催化剂是控制和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但不会成为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例如,汽车中的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分子。我们的身体还包含数以千计的酶形式的催化剂,它们可以分解出生命所必需的分子。  
因此,催化剂是化学家的基本工具,但研究人员长期以来认为,原则上只有两种催化剂可用:金属和酶。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在2000年独立开发了第三种催化剂。它被称为不对称有机催化并建立在小有机分子上。  

“这个催化概念既简单又巧妙,事实上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想到它,”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JohanÅqvist说。  

有机催化剂有一个稳定的碳原子骨架,更活泼的化学基团可以附着在上面。这些通常含有常见元素,如氧、氮、硫或磷。这意味着这些催化剂既环保又生产成本低廉。  

有机催化剂应用的迅速扩展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够驱动不对称催化。在构建分子时,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分子可以形成的情况,就像我们的手一样,它们是彼此的镜像。化学家通常只需要其中一种,尤其是在生产药品时。  

自2000年以来,有机催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仍然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并表明有机催化剂可用于驱动多种化学反应。利用这些反应,研究人员现在可以更有效地构建任何东西,从新药物到可以在太阳能电池中捕获光的分子。通过这种方式,有机催化剂正在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好处。


02近五年得主,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A.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9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Stanley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  

2018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H.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P.Smith)和英国科学家乔治·保罗·温特(GregoryP.Winter),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多肽与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贡献。  

2017年

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雅克·迪波什(JacquesDubochet)、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Frank)和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Henderson),以表彰他们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

2016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Jean-PierreSauvage、美国科学家J.FraserStoddart和荷兰科学家BernardL.Feringa,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03 1901-2020,历史上诺贝尔化学奖
112次

1901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布了112次。期间8年没有颁发,分别是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63次  

在被颁出的112次诺贝尔化学奖中,有63次只颁给了一位获奖者,24次同时颁给两人,25次同时颁给三人。  

185人

1901年-2020年,共有186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其中,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Sanger)是唯一一位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人,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这也意味着,实际上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数是185人。  
35岁  

诺贝尔化学奖最年轻的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FrédéricJoliot),1935年,他与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Joliot-Curie)一同获奖,当时他年仅35岁。1934年,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和妻子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名为《一种新型放射性元素的人工产生》的论文。凭借这篇论文,他们夫妻二人荣获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97岁  

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约翰·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他在2019年获得化学奖时已经97岁。古迪纳夫也是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奖时年龄最大的科学家。在此之前,这个纪录由96岁高龄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瑟·阿什金保持。  
家族

居里夫妇一家是最成功的“诺奖家族”。1903年,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玛丽·居里获诺贝尔化学奖。1935年,玛丽·居里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伊芙·居里(èveCurie)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她的丈夫亨利·R·拉博伊塞(HenryR.Labouisse)1965年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接受了诺贝尔和平奖。  
7名女性  

历史上共有7名女性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  
1911年,玛丽·居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年,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一同获奖。  
1964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多萝西·玛丽·霍奇金获奖。  
2009年,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和另外两人一同获奖。  
2018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和另外两人一同获奖。  
2020年,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美国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纳一同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9 2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