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淀粉还好吗?
历版收载情况:
1953版药典 P314(稻、玉米、小麦、马铃薯)
1963版药典二部 P69淀粉(玉米、麦、米、马铃薯、甘薯)
1977版药典二部 P558淀粉(玉米、木薯两个来源)
1985版药典二部 P478淀粉(玉米、木薯两个来源)
1990版药典二部 P624淀粉(玉米、木薯两个来源)
1995年版药典二部 P804淀粉(玉米、木薯两个来源)
2000年版药典二部 P780 淀粉(玉米、木薯两个来源)
2005年版药典二部
正文品种 第二部分 P910淀粉(玉米、木薯两个来源) 氧化淀粉、预胶化淀粉;
2010年版药典二部 正文品种 第二部分 P1228 淀粉(玉米、木薯两个来源)、预胶化淀粉;
2015版药典四部
分开命名 玉米淀粉(488)、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可溶性淀粉、预胶化羟丙基淀粉;
2020版药典四部 除保留上述2015版各种淀粉外,新增 豌豆淀粉。
背景查询:
以药品-药品生产企业-辅料为关键词,查询国家局网站,共有“淀粉”相关生产企业95家。玉米淀粉21家,小麦淀粉1家,马铃薯淀粉2家,木薯淀粉5家,可溶性淀粉14家;预胶化淀粉28家,氧化淀粉1家,;未查询到生产“豌豆淀粉”的企业。
***仓临时会员价格查询情况(6月28日,以吨计,元;非辅料行业)
玉米淀粉 2570~2660,木薯淀粉3190~3220,小麦淀粉2850~3300,马铃薯淀粉7100~8800,豌豆淀粉(阿里价格,12/kg)。貌似玉米淀粉最便宜,所有相对的玉米淀粉掺伪的可能性不高;单应注意防止过期的问题。
正文学习
【鉴别】:调整顺序,先是显微鉴别,然后理化鉴别。显微鉴别调整幅度较大(见附表对比)
(2)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后继续加热1分钟,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3)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学习:
① 鉴别“(2)”中的煮沸“后继续加热1分钟”,为修订内容,多加热1min更容易观察到阳性现象。
②鉴别“(3)”中取用的应该是鉴别“(2)”中的“凝胶状物”。这个药典会应该会勘误。
品名 | |
| 均为单粒,多角形颗粒,或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直径为2~35μm; 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上一版的表述: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 ;胳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宇,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
| 为单粒,呈卵圆形或梨形,直径为30 ~100μm,偶见超过100μm; 或圆形,大小为10~35μm;偶见具有2~4 个淀粉粒组成的复合颗粒。呈卵圆形或梨形的颗粒,脐点偏心;呈圆形的颗粒脐点无中心或略带不规则的跻点。在偏光显微镜下,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
| 多为单粒,圆形或橢圆形,直径为5~35μ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线状,层纹不明显。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
| 小麦淀粉多为单粒,呈显出大或者小颗粒,中等大小的颗粒很少。从正面看,大颗粒的直径一般为10~60μm,一般为平圆形的,也有很少是椭圆形的,中心脐点或者条纹不可见,或者几乎不可见,小麦淀粉颗粒的边缘有时会出现裂纹;从侧面看,颗粒成椭圆形或者梭形,并且胳点在中心轴线上;小颗粒成圆形或者多边形,直径约2~10μm。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
| 多为大椭圆形颗粒,直径为25~45μm; 有时呈不规则状或肾形;少部分为不规则或肾形小颗粒,直径为5~8μm。颗粒可出现裂纹或边缘不规整,有时颗粒中心层纹几乎不可见。部分颗粒的中轴线上可能会出现狭长裂缝。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 |
| |
【检查】酸度取本品4.05.0g,加水2025ml,振摇5 搅拌1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静置15分钟,依法测定(通则0631), pH 值应为 4.5~7.0。
学习:限值没有改变,样本量比例放大;试验方法进行修改。
外来物质 取鉴别(1)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非淀粉颗粒,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提示:作为实验员,需要获得相应的伪品并能识别相应特征,应该将正品、伪品图片放在文件中,留好伪品实物。相应管理文件要健全。
氧化物质 ……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相当于34μg的氧化物质(以过氧化氢H202计)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 mol/L ) 不得过1. 4ml(0.002 % ) 。
学习:标红内容为新增。介绍了化学原理。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6% 。
学习:将“灰分”检查项目调整为炽灼残渣;将限度有原来“灰分”的0.3%调整为现在炽灼残渣的0.6%。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依法检査(通则1105与通则1106),每1g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0103cfu、霉菌和酵母菌数不得过100102cfu,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图片连连看,你能猜出图片中分别是什么淀粉吗?欢迎回帖。
求科普
①:可溶性淀粉为什么不按种属来源分?(仅在鉴别中分述各种来源,共玉米、木薯、马铃薯三个来源),为什么另外几种淀粉不可以用酸水解的工艺生产可溶性淀粉?
②:豌豆淀粉比别的淀粉好在哪里,为什么能上药典?
吃货一枚,其它领域的淀粉的妙用:
玉米淀粉:勾芡、上浆、油炸挂糊。
小麦淀粉:又名澄面,不适合用来勾芡,做点心,透明度高,虾饺、馄饨等等。
红薯淀粉:不适合勾芡,口感爽滑,适合水煮鱼和三粉(粉丝、粉皮、粉条)。
马铃薯淀粉:又名土豆淀粉、太白粉;上浆、挂糊、勾芡;粉条、凉粉,可做干烤面食。
木薯淀粉:加热后比较弹,做芋圆、珍珠奶茶里的珍珠等。
豌豆淀粉:吸水少、黏性大,凉粉、粉丝;豌豆淀粉的其他作用未查证,不乱说。
关注一下鉴别和掺伪,下载几篇文献,有时间可以自己看看(在论坛附件中可见,2金币一个,不需要的就不要下载了)。
附件为几个有意义的文献。
2个金币,刺激不回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