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山顶洞人 于 2019-3-25 20:58 编辑
3、 因记而设,设计岗位SOP 其实在设计批记录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就应该自然而然的为了数据的填写表格,开始设想这些表格要填上,我们应该如何具体的操作执行。因此,对应着记录的填写,我们可以流畅的在工艺规程的基础上,细化操作细节并包含填写记录(不仅是批记录,但主要是批记录)的要求。 要以设计流程的理念来看待岗位SOP的编写,确定流程起点和终点。其中良好设计的SOP,会给人一种以终为始的感觉。直观的来说,你来到岗位和离开岗位时的岗位状态,文件中对应的描述应该是一致的,并且呈前后对称方式。例如更衣SOP,你会发现,流程是这样的:更鞋-脱外衣-洗手-穿衣(戴帽子-穿上衣-穿裤子-戴口罩)------手消毒-------脱口罩-脱裤子-脱上衣-脱帽子-洗手-穿外衣-更鞋。 所以,岗位SOP的编写时,编写者需要在脑海中模拟操作者清晰的人流路线和每个停顿点以及节点需要进行的操作。一个良好的SOP,应可以经得起如下检验,让一个陌生的操作者,可以根据SOP的描述准确的完成从头至尾的操作。 推荐的流程如下: 3.1生产前的清场检查和准备,应该从记录以及指令的领取开始描述,包括岗位的清场复查内容确认,必要的温湿度记录,必要的公用介质检查等,然后需要准备的工作器具和清洁工具等。这其中,所有的检查,应该描述清楚具体确认的仪表以及标准要求等。如果可以,应该详细的描述对应的房间号(每样器具原来存放的地点)等。 3.2领料 批记录中会设计领料记录,推荐的设计应该是物料的领取要记录复称毛重、批号等信息,如果是投料,还需要记录投料后的总皮重。那么对应这些数据的记录要求,自然而然的可以写出具体的称重操作要求。 当然推荐的一个流程衔接设计是,领料从哪个地点领来,那么这个岗位SOP的上一个岗位SOP应该在描述作业结束时,明确料送至何处。并两者一致。前后衔接准确。 3.3具体操作 3.3.1在前面的人、物、记录、环境准备齐全后,开始正式的操作,此时,应引用设备的操作SOP,不必过度详细描述。如果是岗位设备操作较为简单、单独且专用,则推荐不再另写设备SOP,直接合并描述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涉及的模具、备件领取,要注意衔接对应的操作SOP。 3.3.2参数的设置和核对,对应批记录填写要求,进行细致的描述。常见的误区是,例如要求某操作半小时,经常有人不记录起始时间。这就是因为岗位SOP未准确规定,运行开始,记录开始时间…… 3.3.3其它例如批记录中要求记录废料重量,那么就要有对应的收集操作要求描述,包括处于防止污染和避免打乱操作平衡考虑后,确定的收集时间节点,以及收集的工具要求、以及收集后定置的存放容器要求等。出于这些操作的要求,也会对应前期准备工作所需的器具清单等。良好的岗位SOP,会在开始一次性明确所需领取的器具清单(包括垃圾袋…..) 3.4作业结束 3.4.1首先是物料包装、称重、贴签等善后整理,并明确送去的存放地点等,为下一道工序明确准备工作的部分细节。 3.4.2计算相应指标填写的要求,并处理废弃物的要求。 3.4.3引用相应SOP(清场管理以及设备清洁)的清洁清场要求等。注意的是,相应SOP应该规定的是通用性要求,因此这里需要描述一些本岗位特定的清洁要求。 此时,你会发现,岗位的状态正在回复到你初始所见的样子。简单的说,岗位SOP,始于开门,终于关门。 3.5最后的重点阐述 可以描述一些流程操作中不便打断,但需要重点提醒的一些操作要求。 未完待续,本篇提到了对应的设备操作,因此下一篇,描述设备操作SOP的编写,并就此完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