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792|回复: 4
收起左侧

荩草、萹蓄丨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28 09: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2 12
荩草、萹蓄丨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何谓“绿竹”
要不是读《诗经》,不会知道荩草和萹蓄这两种植物的名字。他们遍布大江南北,极其普通。但在两千多年前,一位诗人路过黄河支流——淇水,看到岸边一片茂盛的水草时,便将它们写进诗里,用以赞美其国君,《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此处的“绿竹”,若不看注释,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是“绿色的竹子”。朱熹(1130—1200)就是这么解释的,其《诗集传》曰:“绿,色也。淇上多竹,汉世尤然,所谓淇园之竹是也。”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658.jpg
↑山间阴湿处的荩草
同样在宋代,一位考生却因错用了典而倒了霉。南宋另一位大儒程大昌在(1123─1195)《演繁露》写到:“尝试馆职,有以绿竹为题者,试人赋竹,以为钓淇之竹,而莅试者咎其不从训。故黜之不取。” [2]
馆职是宋朝特设的官职,掌管三馆、秘阁典籍的编校,功能类似明清翰林院,所以要求很严,一般文士要经过考试才能授职。这位考生因用典没有遵从注疏,就被一票否决,实在有点惨。
《演繁露》以名物典故考证著称,但程大昌其实是站在考生这一边的,他也认为绿竹乃是竹子,是钓竿之竹。他实在有点同情这位考生,因为当时考试:“本朝之初试,文必本注疏,不得自主己说。”而绿竹等于竹子的观点,与“注疏”不符。
那么,“注疏”是怎么解释“绿竹”的呢?《毛传》载:“绿,王刍也。竹,萹竹也。”所以 “绿竹”其实是“王刍”和“萹竹”两种植物。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720.jpg
荩草-染色的王刍
王刍,如今学名叫 荩草 Arthraxon hispidus,禾本科,荩草属,遍布全国各地,多生于山坡草地阴湿处。 [3] 荩草虽然是常见的野草,但用处也不少,它是药材,还可用作牛羊的牧草。当然,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染料。
荩草叶含有荩草素、木犀草素等成分,可以煮成黄色的染料,明代以前使用较多。因而,荩草,又名黄草。 [4]
《诗经·小雅·采绿》有“终朝采绿,不盈一匊”,这里的“绿”也是染色植物——荩草。得名王刍,即与它的染色功能有关。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727.jpg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732.jpg
↑荩草,样貌普通,似竹但叶片抱茎
《本草纲目》卷十六载:
“此草绿色,可染黄……古者贡草入染人,故渭之王刍;而进忠者谓之荩臣也。”
两千多年前,植物染料一般供给王室使用,而“刍”的本义是割草,其小篆的字形像一上一下两棵草分别被包起来,取名为“王刍”,意味向王室进贡的染色草。
进贡王室,也意味着尽忠,而“忠诚”也叫“荩臣”。《诗经·大雅·文王》里有:“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朱熹《诗集传》解释:“荩,进也。言其忠爱之笃,进进无己也。”[5] 于是,便有了“荩草”这个名字。
李时珍用一句话解释了王刍和荩草的命名来由,真是厉害!可见,古人给植物取名,都是有凭有据有文化的。而《淇奥》以荩草起兴,大概也有赞美卫武公“忠爱”、“无己”之美德吧。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739.jpg
↑若不开花,荩草与禾本科求米草极相似。但荩草植株直立性强,叶片波状不明显,花序也于求米草完全不同
萹蓄-临水的“竹子”
说完王刍,再说扁竹。扁竹,学名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蓼科,蓼属(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与竹子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茎像竹子一样分节,且叶狭窄似竹,因而又叫竹节草。
与荩草一样,萹蓄也是一年生本草,也是遍布全国,同样多生于田边路、沟边潮湿的地方。生境相似,这也是诗人把他们放在一起,并作“绿竹”的原因吧。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743.jpg
↑萹蓄
认识了以上两种植物,再回到这首诗,回到“绿竹”这个被误解的词。不仅宋代的朱熹误解了“绿竹”,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也以为淇水有竹。当他来到淇水岸边,却没有发现任何竹子,很是郁闷:
汉武帝塞决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余万,以输军资。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惟王刍编草,不异毛兴。 [6]
郦道元不见竹,只见《毛传》里的“王刍”和“编草”,与一千多年前《淇奥》的作者看到的一样。这真是神奇,往事越千年,世变事迁、朝代更迭,淇水涛声依旧,岸边草木青葱依旧,一如千年之前。它们生于斯,长于斯,历经兵火战乱,目睹悲欢离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748.jpg
↑萹蓄
又过了一千多年,有清一代河南省唯一的状元、一位颇有作为的官员吴其濬,将它们写进了自己的植物学著作里,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载:
荩草,《本经》下品。《唐本草》以为即《尔雅》菉、王刍。
萹蓄,《本经》下品。《尔雅》:竹,萹蓄。《救荒本草》亦名扁竹,苗叶可煠食。今直隶之竹叶菜。[7]
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此二种水草归为“湿草”一类,并且排序一前一后,当该是受到开篇“绿竹猗猗”诗句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171028093752.jpg
↑萹蓄的花朵粉白,极小,生于叶子基部。
by Dalgial [16]
卫武公
说完了植物,再说说植物背后的主人公——卫武公。“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面三句其实更加广为人知。切、磋、琢、磨,乃是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后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这里比喻卫武公在学问研究、性情锤炼方面精益求精。   
卫武公(B.C.852-B.C.758),姬姓,卫氏,名和,卫厘侯之子,卫共伯之弟,春秋时期卫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812年至公元前758年在位,《史记·卫康叔世家》载: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 [8]
在《国语》中,楚国的一位史官透漏了更多关于卫武公的事迹,他“闻过则喜”、“从善如流”,九旬高龄仍“夙夜在公”,真可以算是一代明君了。此外,《大雅·抑》与《小雅·宾之初筵》据说也出自卫武公之手,都是劝诫周王之作。成语 “投桃报李” 、“耳提面命”就出自于《大雅·抑》,《小雅·宾之初筵》则劝告周王不要酗酒。
不过,据《史记》载,卫武公当年却是杀掉自己的长兄而取得权力。唐司马贞在给《史记》做索隐时就不相信:“若武公杀兄而立,岂可以为训而形之于国史乎?蓋太史公采杂说而自为此记耳。” [9]
而同时代的孔颖达在注疏时,并不去辨析事实,而是美而言之曰:“武公杀兄篡国,得为美者,美其逆取顺守;齐桓、晋文以篡弑而立,终建大功,亦其类也。”[10]
对此,清代散文大家姚鼐(1731-1815)的叔叔——姚范(1702—1771)觉得不可思议,斥之曰:“如所云是,经导天下以恶矣。说经者当如是乎?” [11]
姚鼐(nài)的得意门生、姚门四杰——方东树(1772-1851)看到姚范的评语后在一旁批注到:“此唐儒附会,回避太宗、建成、元吉事耳。然亦由其读史不审。”  [12] 建成是高祖李渊长子,元吉是四子,皆丧命于玄武门事变。其中建成遭李世民射杀,时年三十八岁;元吉死时不过二十四岁。建成、元吉各有五子,全部遇害。为了夺取皇位,视手足如草芥,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
《淇奥》的注疏者美卫武公之“逆取顺守”,实则为太宗正名。因此,钱锺书认为东树领会到前人注疏的言外之意,评价说“读书甚得间。”
从这里也,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对于经书注释的影响。
12 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28 13: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 的有心人方能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0-28 16: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绿竹猗猗,君子谦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0-28 1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故事,娓娓道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7-10-29 16: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很像鸭跖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1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