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日,10月28日就是重阳节了。(九月初九)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不知道你们现在是否还会有这些计划?
说到这里我们今天就来说说 菊花 和 茱萸 菊花 从植物方面来看,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梅)
(竹)
(兰)
(菊)
(月季)
(康乃馨)
(唐菖蒲)
【别称】寿客、金英、黄花、秋菊、隐逸花
【产地】菊花遍布中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中山市小榄镇、滁州等为盛。
【药用部位】植物的干燥头状花絮
【炮制方法】拣去杂草,阴干、生晒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5-10g。
【使用禁忌】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辩》)。
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 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熄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目赤昏花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如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常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4、疮痈肿毒 本品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可治疗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
茱萸 茱萸(常绿带香植物),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茱萸又可分为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草茱萸
山茱萸
【别名】肉萸、枣皮、药枣、山萸肉等。
【科名】山茱萸科 Cornaceae、灯台树属。
【分布】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以去核后的果肉入药。陕西佛坪县,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汉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多山,林木葱茏,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疏松肥沃,是山茱萸的最佳生长区,自古就是山茱萸的著名产地。
吴茱萸
【别名】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分布】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产区分布于浙江、陕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江西。
【采制】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食茱萸
【学名】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别名】红刺楤、红刺葱、大叶刺葱、仁刺葱、刺江某、江某、越椒、毛越椒、鸟不踏等。
【特征】枝干分布瘤乳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入肝、胃经。
【分布】中低海拔山区到平地,常见于开阔地与次生林,现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地区。
草茱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