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214|回复: 27
收起左侧

[其他] 大年初三习俗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6-2-10 15: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天是大年初三,在网上搜来大年初三习俗:

1、安睡迟起

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大伙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2、烧门神纸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3、老鼠娶亲

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意思是要与“老鼠分钱”。

4、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5、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6、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全国各地大年初三的风俗

1、东北 扫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2、山东 初三初四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一定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

3、甘肃 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丰登,来年庄稼有好收成,全家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 开井

在江浙嘉兴、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在杭州旧时候,初三需要进行“开井”仪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时候,让劳累一年的井绳休息,就用红纸条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这一天要举行一个很特殊的仪式,把封条揭去。

5、闽南 竹竿舞

在福建闽南漳浦,在初三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当地从初三开始,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因为在闽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儿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们从初三开使用这样的竹竿舞表达欢乐的心情。
我们家乡在这一天都会去祭奠仙逝的亲人,大家不约而同带着吃的(通常五样点心或者五样水果或者五样蒸碗),花的有阴钱,纸钱,纸做的金银元宝等到公墓、陵园或者殡仪馆,为自己亲人送上一年在天堂的费用;各位蒲友你的家乡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跟帖介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1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年初三,你还有那些不知道的习俗?
赤狗日
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猪日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因此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1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很多古时候传下来的禁忌都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如果过年没有这些禁忌,可能还真缺少了过年的气氛。禁忌种种,叫人担着点心,神经有那么一点紧张,却又能给人一丝希望,盼望着新的一年里有一个新变化,年味反而更浓。所以,以上大年初三的禁忌,不管你信或者不信,都要要牢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0 16: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归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0 16: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知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0 16: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啥习俗。不过今天我做到了第一个

点评

什么第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0 1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16: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苏叶 发表于 2016-2-10 16:12
没啥习俗。不过今天我做到了第一个

什么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0 18: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习俗,初始一大早上祖坟,要一早一早的,差不多五六点就得起床。

以上城里人真会玩,就是不一样啊!

点评

各地习俗差别很大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0 19: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19: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lhqboy 发表于 2016-2-10 18:19
我们这习俗,初始一大早上祖坟,要一早一早的,差不多五六点就得起床。

以上城里人真会玩,就是不一样啊! ...

各地习俗差别很大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0 19: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林枫 发表于 2016-2-10 16:21
什么第一?

晚睡晚起

点评

节日状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0 22: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2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2-11 00: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地习俗,初三辞年。

点评

初三辞年?如何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1 0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00: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syhorchid 发表于 2016-2-11 00:20
当地习俗,初三辞年。

初三辞年?如何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1 1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知道,反正也无聊!

点评

节日看人,景区、大街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1 15: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5: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枫叶 发表于 2016-2-11 12:50
都不知道,反正也无聊!

节日看人,景区、大街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6-2-11 16: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大年初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6-2-11 1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鼠娶亲
根据我国古代的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让老鼠家族们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意思是要与“老鼠分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1 19: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回娘家,初四回婆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2-11 22: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这几天都是晚睡晚起,每个地方的风俗有所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2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晨阳 发表于 2016-2-11 19:55
初三回娘家,初四回婆家

我们是初一婆家聚 初二娘家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洁 发表于 2016-2-11 22:46
过年这几天都是晚睡晚起,每个地方的风俗有所不同

晚睡晚起,享受不记时间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2-13 09: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似初一

点评

各地习俗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3 1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6 14: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