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5184
帖子
主题
积分219265
注册时间2012-4-1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看病贵、看病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约是美国的1/30,底子薄,基础差,城乡发展不均衡。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要满足13亿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式道路,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本文在这一时代背景和发展全局中梳理和审视中药产业发展现状,指明了产业发展大势和前景,有助找准战略位置,推动大中药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观健康大局,贴针灸看中药大势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在中药现代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大中药产业逐渐形成。中药农业、工业、商业、保健品、食品、日用品、兽药、美容、中药制药设备等构成新兴战略产业,已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
大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除了药品,还包括中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
2013年全国医药产业完成产值21682亿元,同比增长17.9%(2012年1825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化学药品原药3820亿元,同比增长13.7%(2012年3305亿元,同比增长16.6%);化学药品制剂5731亿元,同比增长15.8%(2012年5089亿元,同比增长24.7%);中药饮片1259亿元,同比增长26.9%(2012年1020亿元,同比增长26.4%);中成药5065亿元,同比增长21.1%(2012年4136亿元,同比增长21.3%);生物生化药品2381亿元,同比增长17.5%(2012年1853亿元,同比增长20.5%);医疗器械1889亿元,同比增长17.2%(2012年1573亿元,同比增长20.6%)。
2013年医药产业实现利润2197亿元,同比增长17.6%(1833亿元,同比增长20.4%),继续维持较高水平。中药饮片、中成药增速较快,分别为30.9%(2012年27.5%)和21.4%(2012年16.9%);化学药品原药14.1%、医疗器械13.2%、生物生化药品13.2%增速稍低。2013年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利润率约10.1%(2012年10.2%)。
2005年至今,中药行业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超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已占据三分之一强的国内保健食品市场。中药题材的护肤化妆类产品、洗涤类产品及口腔清洁类产品已占据20%的相关产品市场,增速远高于其他题材的相关产品。
重点战略产业实力初具
截至2012年,我国有中药企业2515家,占医药企业(6980家)的30%。其中,中成药企业1233家,中药饮片企业1282家;从业人员51.94万人;中药产品年出口额达25亿美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基地有430个,种植中药400余种,种植面积3600余万亩;建成了22个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基地超10亿元的中药企业25家,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重点品种有208个。已建成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和一大批国家重点研究室。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行业集中度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随着GMP、GSP.GAP、GLP等规范的推广实施,中药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行业秩序明显好转。现已形成“北有同仁堂,南有广药集团”的两大强力集团局面,其次太极集团、汇仁集团、天津天士力、成都地奥、长沙九芝堂等老字号企业和现代中药企业在不同的领域和区域各具实力。
拉动中药产业发展的社会因素
国家要求健康总费用从目前的3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万亿元,健康费用占GDP比重差不多要翻一番,这对中医药行业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政策、巨大的市场。
未来十年是中国老龄社会和城镇化加速的时期,人均卫生费用支出会不断增加。
最近两年,我国产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经济增速下滑,但是医药行业受益于下游医疗、医改、新农合、社区卫生等刚性需求旺盛,整体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势头。经济发展与医药体制改革,医保从低水平广覆盖进入了多样化高保障的阶段,诱导性医药消费正在转向社会人群的刚性需求,个人健康支出加大,未来中药产业总量的增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国家对民营医院和健康服务实行“非禁即入”:“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短短几年,中国的民营医院一下子发展到6828家,这些医疗机构都是中药产业的销售终端和广阔市场。
八万亿的大蛋糕谁分杯羹?
201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28914.4亿元,(全国医药产业产值18255亿元)。占我国GDP的5.15%(美国占17%)。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要达到8万亿元以上。这么大一个市场“蛋糕”和历史性机遇,谁主沉浮,谁分杯羹?
中医资源持续增长,医药兄弟携手前进。2013年末,全国卫生部门中医药人员总数达到52.3万人,中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41966所,其中:中医医院3590所,中医门诊部、诊所38328所,中医研究机构48所。全国有中医病床79.4万张,万人口中医床位数为5.05张。近年来中医病床数占全国医疗机构总病床数的比例逐年上升,表明中医床位资源增长快于西医床位的增长。
中医服务量快速增长,中药市场海阔天空。2013年,全国中医门诊14.1亿人次,其中:村卫生室6亿,中医院4.9亿人次,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2亿人次,其他医疗机构2亿人次。中医治疗出院人数2276.0万人。
2013年全国中医门诊和住院服务量分别以9%、13%的增长率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医疗卫生机构6%、8%的增长速度。而且近年来全国中医医疗服务量在全国医疗服务总量中的比例逐年增大,门诊服务量占比由2008年的14.3%增加至2013年的15.4%,住院服务量占比由9.7%增至11.9%,这说明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的比例的增长更有意义,说明中医在全国医疗总量中的比例和地位提高了,这是可喜且来之不易的。
中医服务量的增长来源于三方面的推动:首先,近年来医保和新农合政策推动了患者对中医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超过95%;2014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在2013年的基础上提高40元,达到320元;这些医改政策与措施极大地扩大了国民对医疗及中医的需求与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