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5-7-25 07:18 编辑
今天这个帖子,从技术上分析一下第二条缺陷,某文章对于这条缺陷是这样描述的:工艺规程规定“开启单效蒸发浓缩器,将全部提取液经过单效蒸发浓缩器,但实际为提取未结束就开始浓缩; 首先,本条缺陷有个疑点,就是提取液直接用单效浓缩器进行浓缩,无论是水提取还是乙醇提取,问一下,现在有几个提取车间是将提取液直接用单效呢?虽然很多人觉得三效不好用,但直接用单效的,似乎还不多见。 用什么,暂不管,间歇也好,连续也好。理解一下这个缺陷的描述,按照工艺规程,将全部提取液经过单效蒸发浓缩器,有两种方式: 1)将全部提取液储存在一个提取液储罐,然后将全部提取液输送到单效浓缩器,然后慢慢浓缩;(这种做法可能性不大,因为好像还没有可以这样匹配的) 2)将全部提取液储存在一个提取液储罐,然后向单效浓缩器输入一部分,浓缩一段时间后再补充提取液,以此类推,直到浓缩终点; 3)第一煎提取液提取完毕后,开始进行单效浓缩,待第二煎提取液放出时,再继续给浓缩器补料,直至浓缩终点; 根据本缺陷的描述,提取未结束就开始浓缩,应该讲的是第三种情况,该厂家并未按照传统的方式,待几煎全部提取完成后,再进行浓缩,而是采取了边提取边浓缩的方式。导致被落下一个缺陷项目。 既然与工艺规程描述不一致,肯定是缺陷,但是该缺陷是不是能够被落到药品管理法第十条那么严重呢?我们将两种浓缩方式对比一下。 假设,待所有提取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浓缩。现在的操作方式大多是将第一煎提取液放入提取液储罐,然后等待第二煎提取液完成后,都一起放入提取液储罐。提取液是混在一起了,那么浓缩过程该怎么操作呢?双效也好、单效也好,都是先用真空吸入一部分提取液,待浓缩一段时间后,再用真空补充提取液,这时候就存在一个问题,第一批的提取液已经浓缩一段时间了,比重肯定比储罐中的提取液要大。两种比重不同的物料,混合均匀也是同样存在问题的,哪又如何解释如何证明呢?与边提取边浓缩存在的问题有本质区别吗? 很多做过中药提取的都会有类似经验,当提取过程容易起泡的时候,都会打开阀门洒一些水进去,防止泡沫起的太多溢出过高,就跟家里煮饺子开锅后要时不时扑一些凉水是一样的。如果按照工艺规程来说,这是不是也算违规呢?是不是也算擅自更改工艺呢?是不是也要证明泼凉水的方式到底对质量有什么影响?目前,哪个专家、学者、教授能研究证明这个问题?如果可以证明,建议先从家里煮饺子开始,开锅不洒凉水和洒凉水,对饺子的质量有什么影响? 中药提取,关键是要看你想要的东西出来多少?你不想要的东西丢掉多少?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控制有效转移率上面。还是那个观点,本来就是粗放的东西,粗放的工艺,非要用很多西药的思想去要求,合理吗? 煮饺子,煮熟即可,如果非要纠结饺子里的几种陷分别有什么影响,那还包饺子干嘛?干脆把几种陷分别单独做菜不就行了,但是你单独做了,又没有饺子那么好吃。这就是中药,很多事情不能说清楚,都说清楚了,建议就别做中药,也不是中药了。 在之前的帖子里,有网友回复,说我不懂GMP,懂不懂其实没什么关系,懂gmp,不代表能做好药;不懂gmp,也不能说做不好药,很多行业没有gmp,质量比做药好得多。一件事情,想做好,就得按照正确的逻辑,正确的方法,gmp规定没规定,都得那么干。 其实,还有个观点,似乎有些偏激,但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中药,完全按照现在gmp的要求去管理,本身就是个错误。 欢迎讨论,表明自己观点,下一帖子:说说浓缩过程差3度的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