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 目的 规范2T二级RO+EDI型纯化水系统预防性维修操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2T二级RO+EDI型纯化水系统预防性维修操作。 3 责任 设备动力部: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操作, 填写检修记录。 生产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质量部QA:负责按此规定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4 参考依据 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T二级RO+EDI型纯化水系统使用说明书》 《2T二级RO+EDI纯化水系统操作、消毒、清洁及维护保养规程》(SN-O03-K0003-02) 5 内容 5.1 预防性维修间隔期: 5.1.1 预防性维修类别: 大修。 5.1.2 维修间隔期:大修的间隔期为12个月。 5.2 维修内容: 5.2.1 维修单元包括:储罐单元(原水箱、一级RO水箱、二级RO水箱、纯化水储罐)、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保安过滤器、二级RO系统、EDI系统、纯化水循环泵、紫外灯、总送过滤器、巴氏消毒换热器。 5.2.2 储罐单元的大修内容: 5.2.2.1 分别检查原水箱、一级RO水箱、二级RO水箱、纯化水储罐四个容器的内壁和外壁,确认是否出现腐蚀迹象,如果出现腐蚀迹象,则对该设备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2.2.2 储罐的酸洗钝化处理:配制8%的硝酸溶液,将硝酸溶液加热至50℃±2℃,在处理设备内通过循环泵进行循环,循环时间不低于60分钟,排放硝酸液后,用饮用水冲洗设备至排放水的PH值不低于6。 5.2.3 石英砂过滤器的大修内容: 5.2.3.1 确认石英砂过滤器内的石英砂的累计使用时间,如果使用时间接近或达到36个月,则应该更换过滤器内的石英砂;检测石英砂过滤器产水端的水质,如果浊度大于1NTU, 则应该更换过滤器内的石英砂。 5.2.3.2 检查石英砂过滤器内的石英砂填料的容量,如果容量低于80%,则需补充石英砂填料。 5.2.4 活性炭过滤器的大修内容: 5.2.4.1 确认活性炭过滤器内的活性炭的累计使用时间,如果使用时间接近或达到24个月,则应该更换过滤器内的活性炭;检测活性炭过滤器产水端的水质,如果余氯指标达到或超过0.1PPM, 则应该更换过滤器内的活性炭。 5.2.4.2 检查活性炭过滤器内的活性炭填料的容量,如果容量低于80%,则需补充活性炭填料。 5.2.5 软化器的大修内容: 5.2.5.1 确认软化器的产水量,如果每次软化器再生后产水量低于原设计值的50%(按软水器每次再生后到下一次再生的时间间隔折算,例如:软化器原再生周期原为N小时,而目前每次再生后缩短为1/2N小时)。 5.2.5.2 检查软化器过滤器内的软化器填料的容量,如果容量低于80%,则需补充软化器填料。 5.2.6 保安过滤器的大修内容: 5.2.6.1 确认保安过滤器滤壳内的过滤器的累计使用时间,如果使用时间接近或达到12个月,则应该更换滤壳内的过滤器;确认保安过滤器进出水口压力差超过0.1MPa时, 则应该更换过滤壳内的过滤器。 5.2.6.2 检查保安过滤器滤壳的内外壁,确认是否出现腐蚀迹象,如果出现腐蚀迹象,则对该设备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2.6.3 保安过滤器滤壳的酸洗钝化处理:配制8%的硝酸溶液,将硝酸溶液加热至50℃±2℃,将保安过滤器滤壳浸泡于硝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不低于60分钟,然后将滤壳取出,用饮用水冲洗至冲洗水的PH值不低于6。 5.2.7 二级RO系统的大修: 5.2.7.1 RO系统膜堆的泄漏检查:确认系统无泄漏点,如发现泄漏点,则应对系统的进行处理,采用检查、更换密封件,重新紧固联接件等方式,保证系统的密闭性; 5.2.7.2 RO系统RO膜的处理:检查一级RO膜的产水电导率,如果电导率超过20μs/cm.25℃,则应该对RO膜壳内的密封件进行检查,如果确认膜壳内的密封件不需要更换且安装正确,就应该更换RO膜;检查一级RO膜的产水电导率,如果电导率超过3μs/cm.25℃,则应该对RO膜壳内的密封件进行检查,如果确认膜壳内的密封件不需要更换且安装正确,就应该更换RO膜; 5.2.7.3 更换RO系统RO膜之前应该进行一次膜的清洗:配制2%的柠檬酸溶液,通过循环泵使柠檬酸溶液在RO膜内进行循环,循环时间不低于12小时,排放柠檬酸后,用软化水冲洗RO膜,至RO膜堆的排放水的PH值不低于6。如果RO膜清洗后,系统的产水电导率仍然和5.2.7.2一样,状况无改善,则应该更换RO膜; 5.2.7.4 如果RO系统的产水量低于1.2T/小时时,则应该更换RO膜; 5.2.8 EDI系统的大修: 5.2.8.1 根据系统电路图对EDI系统的膜堆的电源及接线端子进行检查,确认电源的输入和输出无异常,确认接线正确; 5.2.8.2 EDI系统膜堆的泄漏检查:确认系统无泄漏点,如发现泄漏点,则应对系统的进行处理,采用检查、更换密封件,重新紧固联接件等方式,保证系统的密闭性; 5.2.8.3 EDI系统膜堆的清洗: 5.2.8.3.1 配制2%的盐酸溶液,通过循环泵使盐酸溶液在EDI膜内进行循环,循环时间不低于30分钟,排放盐酸后,用软化水冲洗EDI膜,至RO膜堆的排放水的PH值不低于6; 5.2.8.3.2 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或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循环泵使氯化钠溶液(或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EDI膜内进行循环,循环时间不低于30分钟,排放氯化钠(氢氧化钠)后,用软化水冲洗EDI膜,至RO膜堆的排放水的PH值的范围在5至7; 5.2.8.3.3 配制2%的过碳酸钠溶液,通过循环泵使过碳酸钠溶液在EDI膜内进行循环,循环时间不低于30分钟,排放过碳酸钠后,用软化水冲洗EDI膜,至RO膜堆的排放水的PH值不低于6; 5.2.8.3.4 以上三步程序依次进行; 5.2.8.4 EDI系统膜堆的更换:如果EDI系统通过5.2.8.3的三步处理后,出水段的水质仍然超过0.5μs/cm.25℃时,应对EDI系统膜堆进行整体更换; 5.2.9 纯化水循环泵的大修: 5.2.9.1 确认水泵无泄漏点,如发现泄漏点,则应对水泵的进行处理,采用检查、更换密封件,重新紧固联接件等方式,保证水泵的密闭性; 5.2.9.2 拆卸检查水泵的机械密封的动环和静环,如发现有磨损迹象,则需更换机械密封; 5.2.9.3 拆卸检查水泵的叶片,如发现有磨损货腐蚀迹象,则需更换叶片; 5.2.9.4 检查水泵电机的电机轴承,如如发现有磨损迹象,则需更换; 5.2.10 紫外灯的大修: 5.2.10.1 确认紫外灯的灯管运行时间,如超过3000小时,则需更换灯管; 5.2.11 总送过滤器的大修: 5.2.11.1 检查总送过滤器的滤器的完整性测试记录,确认滤器的完整性,如果数据异常,则应启动相关的偏差程序,如无异常,更换滤器,并进行完整性测试,确认滤器的完整性; 5.2.11.2 检查总送过滤器滤壳的内外壁,确认是否出现腐蚀迹象,如果出现腐蚀迹象,则对该设备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2.11.3 总送过滤器滤壳的酸洗钝化处理:配制8%的硝酸溶液,将硝酸溶液加热至50℃±2℃,将保安过滤器滤壳浸泡于硝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不低于60分钟,然后将滤壳取出,用饮用水冲洗至冲洗水的PH值不低于6; 5.2.12 巴氏消毒换热器的大修: 5.2.12.1 确认消毒器无泄漏点,如发现泄漏点,则应对消毒器的进行处理,采用检查、更换密封件,重新紧固联接件等方式,保证消毒器的密闭性; 5.2.12.2 拆卸检查消毒器滤壳的内壁,确认是否出现腐蚀迹象,如果出现腐蚀迹象,则对该设备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2.12.3 消毒器的酸洗钝化处理:配制8%的硝酸溶液,将硝酸溶液加热至50℃±2℃,用循环泵将硝酸溶液在消毒器内进行循环,循环时间不低于60分钟,然后用饮用水冲洗至冲洗水的PH值不低于6; 5.3 检修前的准备 5.3.1 技术准备 5.3.1.1 设备说明书、图样等技术资料。 5.3.1.2 设备的运行、检修、故障记录及主要性能参数预检记录。 5.3.1.3 制订具体检修方案。 5.3.2 物资准备 5.3.2.1 检修材料及需更换的零部件。 5.3.2.2 检测器具、检修及拆装工具。 5.3.3 安全技术准备 5.3.3.1 切断电源及联接工艺管路,挂“禁止开启”警示牌。 5.3.3.2 清理现场、制订防火、防爆、人机安全措施等。 5.3.4 验收 5.3.4.1 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 5.3.4.2 检修及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5.3.4.3 完成检修后,启动系统的再验证程序,验证合格后投入使用。 6 附 件 无 7 相关文件 无 8 变更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