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90|回复: 6
收起左侧

网络最长的“金银花/山银花”之争论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8-18 14: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毒手药王 于 2014-8-18 14:23 编辑

【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加多宝/王老吉越喝越上火】凉茶企业人士表示,市面上含金银花饮料,很多只是概念
只有少量金银花,全国仅凉茶所需金银花,已远超实际产量
金银花属性,价格高昂;山银花则为
山银花和金银花混用,甚至以山银花替代金银花,已是凉茶业惯例
您二位还好意思掐架?

即便不掺山银花,凉茶里面也很难含优质金银花
专业人士介绍:“金银花分为供出口、高档餐馆茶楼的‘茶花’,供大医院药房的优质饮片,供小医院和药店的普通饮片,以及制药、做凉茶的投料级金银花几个规格
药厂及凉茶一般使用投料级的金银花,一般含枝叶等杂质比较多,另外也有用香精等进行勾兑的。”


动植物、中医药的命名,有哪些要求呢?
“药性”相差非常大?
中成药、饮片、凉茶中,药材含量、质量检测,如何制定呢?




分享到: 豆瓣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腾讯微博
17


推荐  (0) | 收藏 |
28人关注关注


24个答案



fengfeixue0219植物分子生物学在读博士 ψ

2014-08-14 01:43

支持者: 绿色污染发给你 -MRQ- fvvv 云无心 用益物权 更多
http://www.guokr.com/blog/785852/

在中国植物志中,能够称为“金银花”的,仅有忍冬科忍冬属的忍冬(Lonicera japonica)一种。而忍冬的干燥花蕾,也是各版次药典均认为的“金银花”来源。

但目前问题出在“山银花”上。中国植物志中,明确注明有“山银花”称呼的植物有三种,即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和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此外,在引起争议的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山银花”除了上面三者外还包括了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在这四种“山银花”中,以灰毡毛忍冬种植面积最大。

从药方典籍来看,河南、山东一带所产的忍冬,一直被认为道地品“金银花”。然而,在中国植物志中又明确写明,菰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被长期以来作为“金银花”收购和入药。说明二者和忍冬混称为金银花已经有相当的历史,仅在当地因形态上有区分,因此也有“山银花”之名。由此,由于植物学分类和传统应用间的差异,使得金银花和山银花之间,多出了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那么这4种忍冬到底差在何处呢?首先值得指出的是,忍冬和其他三种的确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花下有大型苞片,小枝有粗糙的直毛。这点可以将忍冬与其他三种忍冬区分。忍冬分布也较其他三种为广,因此种植量大。而其他三种忍冬则主要以西南、华南分布为多。

那么为什么西南各省要种植当地所产的灰毡毛忍冬和菰腺忍冬呢?除了在早期版本药典中都是归为“金银花”外,主要的一点就是,灰毡毛忍冬和菰腺忍冬的花序较忍冬密集,单位面积产量更高,价格比忍冬低,而种植户收益更大。

但是一些研究报道显示,忍冬和“山银花”所含成分在种类和量上存在差异,这成为了这次争论的有一个导火索。在05年之前的药典版本中,检测的活性物质是绿原酸,因而忍冬和山银花没有显著差异。而后来人们发现另一种成分,即木樨草苷在这几种忍冬中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忍冬中木樨草苷含量普遍高于各种山银花,幅度约为2~5倍不等。因此有新闻报道即热炒起“木樨草苷是金银花‘降火’的关键物质”,由此山银花市场受到一定挤压。并且05版药典将木犀草苷替代绿原酸成为检测标准物质,又将南方大量种植的、原本可以以“金银花”收购的灰毡毛忍冬等一下子被踢出了“金银花”之列,这无疑又给南方山银花市场带来沉重打击。由此,南方种植户和政府自然对药典的修改产生了不满情绪。

实事求是的说,无论是绿原酸还是木犀草苷,其活性研究都还比较基础,药理作用众说纷纭。而中医的“上火”概念其实也是一个极为笼统的概念,涵盖了病毒感染、溃疡、炎症等多种病症,因此木犀草苷和这些病症之间是否具有疗效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木犀草苷是否能作为判断药材原植物质量的标准依然值得商榷,因为这些次生代谢产物本身就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即使是正品的忍冬,其木犀草苷含量就有一个从北向南的递减过程。或许,木犀草苷本身就是一个受到纬度影响的性状,或许“山银花”在北方种植,其木犀草苷含量就能提高。

个人认为,这个事件究其原因就是,让植物药原植物进入国家药典,这种行为本身就为争端埋下了祸根。因为作为药物,必须满足有效成分明确、药理毒理特性明确、制备和检测方式明确等诸多要求。而药材原植物则经受太多变量,即使在满足其所规定的标准下,其他成分的含量和功效也是不明确的。同时,原植物在分类学、命名学上的争议,以及传统用途和现代分类学之间的矛盾,也让药典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因此无论下一版药典如何修整山银花和金银花的归属问题,只要收录原植物,那么这种争端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史军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ψ

2013-04-01 10:54

支持者: 云无心 Nimbus2000 question1 观星的诸葛 吾有吾虑 更多
通常我们说的金银花实际上是,忍冬科忍冬属的忍冬(Lonicera japonica)。至于山银花主要是指 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在中国植物志中,关于山银花( 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的词条下是这么写的,“本种的花蕾供药用,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等省区均作‘金银花’收购入药”。所以,山银花和金银花两者混用是很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习惯了。

PS:在检索的时候可能会查出另一种叫山银花的东西,就是华南忍冬,这个种被认为是忍冬(金银花)和 菰腺忍冬(山银花)的杂交种。

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目前的报道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两者绿原酸的含量。金银花的高,山银花的低。那么,绿原酸是个什么东西?
绿原酸是咖啡酸和奎尼酸缩合形成的一种复杂物质。有实验表明,绿原酸有一定的抗氧化的作用。
但是!(讨厌的但是)。通过研究表明 ,CGA 口服吸收比较差 ,除了在小肠部分吸收之后。大部分进入结肠的绿原酸都会被分解成安息香酸、苯丙酸及肉桂酸,这样显然失去了服用绿原酸的意义。

于是,我们几乎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即使金银花和山银花所含的绿原酸有差别,我们喝下的会有多大差别?我只能呵呵了。

最后说一下两者的外观区别吧,
金银花大多是半常绿藤本,而山银花是落叶藤本。另外,山银花叶片上有蘑菇状腺,这是个明显的区别(见下图对比)。
至于花朵,金银花本身就有很大的变异和差别,如果只是对比二者的花朵,真的很难区分。

山银花

金银花









SHAOYAO

2014-08-14 01:31

支持者: fvvv 用益物权 gundamfire 风行无忌 子不曰呀 更多
谢谢邀请,但以我现在浅薄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药典作出这样的修改是正常的,药典的作用除了是规范药材的使用范围、方法(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还规定药材的炮制加工,质量检测等,还需要对药材的来源进行统一以及指导市场的规范化采收、销售。

说起来就是,药怎么用?药的质量要达到什么程度?药的来源从哪里来?

山银花和金银花的来源不同,使用习惯,使用范围也不一样,北药南药本来就不一样,何况还有地区用药?如:海桐皮、广海桐皮,海风藤,广海风藤,北酸枣仁、南酸枣仁,升麻,广升麻。我学中药的时候,除非某种中药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很少说没有多种来源的。有正品就有习用品,有进口的就有国产的,有需求就有适应性改变。这都是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决定。

中药:1,历史久,古代没有那么发达的信息传递系统,也没有更准确的分类学方法,口口相传,以讹传讹,就传出错来了,我曾经看过但是不确定的一个案例是说:参本来是用来叫党参(桔梗科)的,因为一个叫上党的地方产的最好,就叫党参,后来才发现了人参(五加科),是用来替代党参的,后来渐渐发现人参补气效果更强,于是市场才颠倒了,党参也不再叫参。其实古代人看见长条粗壮的根茎长得有个头(茎基残留)、有须根的都叫参,明党参北沙参拳参之类的。还有就是交通运输也不发达,北边医生用着觉得好用的药,写了书,南边医生看了,发现当地找不着,就找类似的,或者功效相近的,这都很正常,习用药太庞杂了,当然要有正确的引导和一致的规范来限制,不然市场更乱套了!

2,目标导向,中医是不管这药长得怎么样,治好一样的病,起一样的效果,就叫它们一个名字,如王不留行和广王不留行,升麻和广升麻,长得差得不是一般远。科属也差得远,至于为什么起一样的效果,我也不知道,我也很奇怪。

3,依赖医生习惯,我在药房工作,都是被教导说,南派医生如果处方写大枣,那就给黑枣,因为广东医生就是用惯了黑枣,黑枣是制过的红枣,有培元固脱的效果,而且又健脾补气。北派医生写大枣,就是红枣,红枣健脾补气养血。南派医生用党参是熟党,北派用生党。这些都是习惯。要是论起丁卯,南北又是一场大战了。

下面我们来看药典改品种的问题:
以下是10版药典对山银花和金银花的描述,鉴别就不贴了,上面史军老师很详细的叙述。
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黄腺毛忍冬,华南忍冬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与用量】6~15g。
质量要求: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2.0%,含灰毡毛忍冬皂苷乙(C65H106O32)和川续断皂苷乙(C58H86O22)的总量不得少于5. 0%。

金银花(忍冬)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与用量】6~15g
质量要求: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木犀草苷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050%

可以看出两者在性味归经上根本是一样,根本不存在陆群说的贬低山银花的情况,质量要求来看,如果说按照绿原酸来看,山银花的绿原酸还要求更高。何况那么多年,南方用山银花难道出了什么问题了?北方用金银花也没有怎么不同,某些所谓山银花热气的简直无稽之谈。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来源根本不一样,规范使用有什么不妥,混用难道会比较开心吗?南方药店也许需要的就是山银花,因为有南医生用,北方也许就需要是金银花,因为北医生用。

多了山银花品种,换做是别的药可开心死了,很多地方药都是因为使用历史悠久效果稳定,上了药典,上了药典就等于国家承认,国家承认就多人研究开发,多人研究开发就经济价值高了,如广东紫珠。何况药典里山银花的性味归经都跟金银花一样,简直是为本来躲在金银花后面山银花正名,从侧室正式晋升为正室。而且这样分开来确实可以为市场拨乱反正,这样到底有啥问题呢?

我觉得山银花价钱跌了,一个就是中药种植本来风险就大,波动性很大,如果看过中药的价格调查年报之类的就知道了。2005年,山银花就入了药典,两者分开,所谓的报道对比的,是说2010年前金银花的价格是2013年后的10倍,中间相隔多少年?从2005年到2013年,8年价格跌10倍是很正常的,我反而认为是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山银花入了药典,南方大量种植,中药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而且花类是属于比较贵的药材,再多的凉茶用的也不多,说明需求量增加的不多,那有可能就是在2005年激增了山银花种植量,5年的供过于求积货,所以2010年后开始烂市,这正常人的逻辑都可以理解吧?现在反而拿这个来说事?什么用心?


并且,这种本来是同名,效果相同,相似物种来源,但是地理来源比较远的品种,本来一个品种的,后来单列的先例又不是没有,如下:
姜黄(姜科姜黄)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10g。外用适量。



片姜黄(姜科温郁金)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孕妇慎用。

怎么那时候就没有人嚷嚷说食药监局腐败呢?是不是因为某些人受了某些煽动,想趁现在反腐反贪抓些由头来出风头呢?
如果这就是腐败,那药典前几版都踢了多少药出去了?是不是都腐败?都是正品药的人塞钱了?简直可笑。

我不敢说食药监局就绝对清白,我只是觉得,人家这样改,真的无可厚非!

















保鲜膜弃医从文干IT

2014-08-15 13:34

支持者: 非行者 自由的疯 猎人笔记 千里追风 naniyou 更多
唉,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药品” 要按产地和权威认证来确认品质。药怎么能用茶叶和红酒的鉴定方法呢。
“火”的概念都没确定,居然会争论“去火”的疗效,简直是屠龙之技。

正常的做法是确认有效物质,加以工业化生产。
前几年争论活熊取胆,最后结论是熊胆取胆汁疗效差,成本高,还涉嫌虐待动物。人工合成脱氧熊胆酸效果好,成本低,易普及。最后救了那些可怜的熊。

忍冬人家原本是极好的绿化植物,在大江南北愉快地生活。哪知遇到一帮没有医药学知识的的“中医”,硬摘了生殖器去入药,治一些没有得到证明的的病。真是不理解人类啊。










TentacleSCP基金会站长,软件工程师

2014-08-14 19:47

支持者: 凤舞九天_1835 吴氏娜莎苾 拌豆腐 蟹小鱼 泸左淬冰生
两广人都管这两家叫“糖水厂”
你就是放燕窝鲍鱼也改变不了根本问题









Dawson

2014-08-14 15:28

支持者: 用益物权 Graces_of_Dream 非行者 钠汞齐 huntun 更多
史军和小雪都是在讨论从分类学的技术上讨论。

但我觉得这个事件揭示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医中药无法沿用现代医学的评价系统,而又想另立门户,最终无法做到的根本矛盾导致的。

首先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中药在国家系统中有一整套完整的配备,从国家局到省部级到地方,各医院,药房和数十万计的从业人员,决定了我们现阶段的药典不可能像小雪说的那样抛开原植物,以化合物单体入典,从技术上,体制上和利益上都是做不到的。

既然做不到,药典就要分部,化学药,生物制剂和中药要分开,中药部需要自立体系。国家投入了大量资源去做中药现代标准化的工作,无非就是为了继续维护这个体系的整体利益而不至于崩溃,当然从这次的事件来看,且不说这些人力物力付之东流,起码现在还处于不见天日的阶段。

传统中医中药理论千方百计在舆论上和制度上保持自己的地位和方法论,而在具体技术层面上又千方百计地想要靠拢现代医药体系,这个根本的矛盾导致了现在中医中药的畸形发展。

我不认为中药这个问题在现阶段的中国,或者更甚,永远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无论是挺者还是反者,只要一天我国存在数十万从业者和千亿级的产值,就不可能有所变化,但可以想象是会越来越畸形。









JordonZ经济师/翻译/Visual Sense コン

2014-08-15 11:57

支持者: 用益物权
中国食品企业惯用偷梁换柱伎俩,我曾在天猫上举报某品牌用白首乌替换何首乌欺骗广大无知群众!
顺便问下谁提供下山/金银花的花蕾的对比图片?









司马非马神棍

2014-08-15 10:07


上班中表示没空看长博……先mark

挑一点回答:金银花临床是很常用的,举个例子银翘散,没听过的请参照维c银翘片……









铁手_64454

2014-08-15 11:07


中国药典就是分部的,一部中药,二部西药。60年代后一直是这样啊。








Schrodingers_Cat真相控 死理性控 数学控 逻辑控 自然控

2014-08-15 16:06


借地求教:曾见过2种长得像金银花的植物,简单的说:一种是长在树上的,一种是藤茎状爬在地上草丛中的。金银花和山银花是分别指这2种吗?如是,分别是哪种呢?

简单查了下,没有图片的描述是越看越糊涂,而百度的t图片却又是混着的。。。至于用药,倒不是很关心。









梓_18474

2014-08-15 20:16


刚刚把本草纲目翻出来,早到忍冬,书上说 忍冬在处有之,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而青,有瑟毛。 而忍冬的释名上没有金银花一词 并且忍冬,书上说是消肿解毒散毒治疮为要药








九点水

2014-08-16 10:00


药典委:关于金银花、山银花分类有关问题的进一步说明http://weibo.com/p/1001603743975268836129








Les_Mis

2014-08-16 12:05


转自:国家药典委员会 http://www.chp.org.cn/原文:http://www.chp.org.cn/cms/newscenter/news/000628.html

关于金银花、山银花分类有关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8月12日,在关注到网上关于《中国药典》“金银花”和“山银花”分类问题的质疑后,国家药典委员会已就金银花、山银花分类有关问题作出说明。针对公众关心的几个问题,为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国家药典委员会再作如下说明:
1.为什么要区别金银花和山银花?
金银花、山银花同属中药材。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初开的花及花蕾,南北均有分布,主要种植产区在北方几省;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的花蕾或初开的花,主要种植产区在南方几省。
尽管二者在一些功效方面存在着相同性,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关注药用历史、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上存在着差异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大家知道,吃饭是论碗吃,而“是药三分毒”,药物要精确到克,甚至到毫克。药物起作用的是其内在化学成分,既能治病也会有副作用,有时稍有差池,就会带来疗效和安全风险的巨大差异,即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只有认识这些差异,并加以区分,才能使药物更加对症,同时又能尽量减少对人体的副作用。发现差异、科学分列,是药典工作的一个原则,也是药典越分越细的原因所在。正因如此,把金银花和山银花在药典中分列出来,只会更有利于药品安全。两者化学成分等的具体差异,详见文后所附图谱。
2.是什么因素促成2005版药典把金银花、山银花分列?
我国地域辽阔、中医药历史悠久,其在传承过程中曾出现一名多物的药材混用现象。由此带来的药品安全事件,时刻提醒药学研究和药品监管必须不断对种类繁杂的中药材进行正本清源、科学界定。如2000年前后国内外先后报道的马兜铃酸和“龙胆泄肝丸”事件,就是将“关木通”混成“木通”使用,由于前者含有的马兜铃酸具有强烈的肾毒性,一字之差,导致一些患者使用后出现肾损害甚至肾衰竭,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药害事件。
我国药典每5年一修订。由于金银花、山银花在药用历史、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山银花中含有大量皂苷类成分,如用于生产中药注射剂,则可能存在溶血等安全风险。为了保护公众用药的安全,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制定《2005版中国药典设计方案》时,对包括金银花在内的葛根、黄柏、金银花、前胡、紫草、土木香等十几种药材,按照“中药材内含成分差别较大的多来源品种逐步分列”的原则,分列到药典之中。
鉴于忍冬与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黄褐毛忍冬、华南忍冬区别较大,而后四种成分更为相近,结合本草考证的历史用药情况,决定将金银花恢复至1963年版药典的一种来源,其余归为山银花。
3.国家药典委对中药材评审确定的程序是什么?
国家药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实行严格工作程序,以保证药品标准制定的公开、公正、公平。
2002年10月成立了第八届药典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2005版中国药典设计方案》。
2003年开展立项和任务下达:金银花标准修订起草工作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所)承担,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负责标准的复核工作;山银花(灰毡毛忍冬)标准制定起草工作由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承担,复核单位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所)。
2004年国家药典委组织专业委员会技术审评: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对金银花、山银花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认真审议,决定将金银花、山银花以两种药材的形式收载入药典,在对江苏药品检验所提交的灰毡毛忍冬检验相关资料审议后认为,鉴于其绿原酸和皂苷类等成分与山银花项下的红腺忍冬、毛花柱忍冬、华南忍冬成分相类似,建议统一归入“山银花”标准项下。
在专家审议的基础上,药典委对审定的标准向社会征求了意见,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完成后,于2005年5月颁布,同年7月1日执行。
4.为什么2005版《中国药典》初次收录灰毡毛忍冬?
山银花项下的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始载于1977版药典。而这次反映受损失较大的产在湖南的灰毡毛忍冬在2005版药典之前,未曾收录国家药典,而只是地方药材标准,属地方习用药材。
2000年前后,当地政府为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的致富问题,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灰毡毛忍冬。由于是地方习用药材,其使用的地域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灰毡毛忍冬上药典工作。
国家药典专业委员会在审评起草单位提交的灰毡毛忍冬的相关研究资料时发现,该地方药材从药用历史、植物来源、药材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与金银花 (忍冬科忍冬)相比存在一定区别,但与已分列在山银花项下的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接近,经过专业委员会讨论,同意将灰毡毛忍冬收入药典山银花项下。因此,灰毡毛忍冬是首次列入2005年版药典,并不存在从国家药典中对其更名的问题。
5. 2005年版《中国药典》颁布后,山银花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在2005年之前,灰毡毛忍冬由于未列入《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仅作为地方习用药材,在当地使用,且不能用于国家标准的中成药生产,其产业发展较为缓慢。2005版《中国药典》将其归在山银花项下,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价格上涨,用量也大幅度增长。
一种药材的产业发展,决定性因素是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适销对路的状况。鉴于山银花具有其相应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目前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使用山银花的药品有35个,500多个批准文号。
反映2013年山银花销量下降的情况,同比对应的应是2012年的销量,而把其下降原因追溯到2005年的药典修订(更何况灰毡毛忍冬在此版药典中刚列入),显然不合逻辑。关于南方部分地区山银花产业这些年的发展情况,欢迎媒体等进行实地明查暗访。
在此也要指出,坚持药品标准的严谨、科学,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是药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在此原则基础上,我们也会像2005年将灰毡毛忍冬纳入药典一样,充分考虑和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2005版药典以本草考证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研究理论为支撑,将金银花、山银花分列,并将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等山银花收载,乃至相继批准一系列使用山银花的药品品种,这些其实都是维护山银花药农利益的具体举措。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一原则,统筹药品科学严谨管理和农民增收,最大程度地实现广大群众用药安全的整体利益和不同地区药农的具体利益。


2.药材性状的差异


3.植物形态的差异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4年8月15日









寂风子

2014-08-16 21:31


金银花、山银花为什么不用学名称呼呢, 根据属目科等不同使用不同的命名方式, 必要的就造字嘛。 它们 中有哪些成分能清热去火呢? 能否提纯?








张鱼饭

2014-08-16 22:44


有一个点很关键,药典上主要管的入药,是中成药。也就是说在做成制剂的时候,特别是注射制剂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要比古代考虑更多,比如提到的溶血性等等。来源可控对于药品质量非常重要的。而药典并无在实际我们传统的中医处方上做过多的要求,因为地方用药本就存在,而且影响范围不象大药厂生产的中成药那么广,所以你在中医师给你开的汤剂处方上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私以为是可以的。这也涉及到中药的功效说法,传统的中药功效跟实际的质量控制有区别,传统中药功效是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比如归经性味等。而药典对中药的监管是基于主要有效成分(这意味着不止一个成分是有效的)和杂质来控制质量的,用的是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两者根本没法完全统一。因为有可能每个成分作用都不同甚至相反,如人参中的皂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虚宇凛然

昨天03:38


几位药品从事人员说得都挺有道理,个人学到了很多。

但这是在中国,一向对国内某些人抱着阴谋论看法的个人觉得@Mr.蘇 所问的几个问题更在关节之处:
一、从过程来说
1、国家药典改名区分:金银花和山银花
2、专业推手造谣,山银花即山寨的金银花,是长得像金银花,但不是金银花。
3、 然后山银花就。。。。。 扑街! 那价格,还不如去种白菜。
4、银花区分出来后,金银花市场巨大缺额,价格却没有暴涨
二、Mr.蘇问在关节的几个问题:
1.两种在药典等效的植物,以前从不区分,现在却硬是要把它区分开来——药典又不是学植物学教材。
2.山银花出来后,金银花市场巨大缺额,价格却没有暴涨,你说是什么原因。
3.既然只是南北方差异,你要把北方的叫做金银花,南方表示 不得不服。你把南方的金银花就改名“南金银花” “南方金银花”之类的不行啊,为什么不征求他人意见! 你把它改个名字叫山银花!!! 若说是无意的,那我就 呵呵 了!
山银花(山寨银花?)

========

至于有人说的举报人的收益问题,个人认为有收益是当然的,但是不是”直接收益“则不一定——要看清楚,他是在什么地方当官的?
难道当湖南的官,要为北方金银花农代言,才是”没有收好处“的行为?









千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软件爱好者ψ

昨天10:23


原来 金银花几毛钱一斤 现在十几块一斤还天天断货,害得老子有阵子中药都喝不到。。。








Xptom

昨天22:21


不要把中医和植物学搞一起去,全是商业炒作,都是利益在作怪。像这么分,党参怎么办?








Mr.蘇

2014-08-15 10:57


两步走
首先,国家药典改名区分:金银花和山银花
第二步,专业推手造谣,山银花即山寨的金银花,是长得像金银花,但不是金银花。
然后老百姓就想:我出来买个金银花下火,不可能买个山寨花回去吧。给我来一些金银花,山银花我可不要啊!!
自然是没人告诉他,"山银花"和金银花效果是一样的。就算药店告诉他,他一想:山银花,善哉金银花,不要不要!你莫糊弄我啊!
然后山银花就。。。。。 扑街! 那价格,还不如去种白菜。
但是金银花市场那么大,一下缺额那么多,怎么办?
于是无良药企收购山银花,然后。。。。
最后扑街的是 南方金(山)银花种植户。 可怜!!
电视台为他们正名,毫无效果。(不得不说,还算有点良心)
老百姓高价买回家的“山“银花,幸好还是等效无毒的,不然。。。。。。 我都不敢想。
ps:
1.你说两种植物在药典完全等效,你又不是学植物学的,你硬是要把它区分开来。
2.山银花出来后,金银花市场巨大缺额,价格却没有暴涨,你说是什么原因。
3.既然只是南北方差异,你要把北方的叫做金银花,南方表示 不得不服。你把南方的金银花就改名“南金银花” “南方金银花”之类的不行啊,为什么不征求他人意见! 你把它改个名字叫山银花!!! 若说是无意的,那我就 呵呵 了!
4.山银花 这名字饱含着深深的恶意啊!
5.药品行业黑幕不少,若是有纪委查一查主持金银花改名的人,要是他完全清白。。。。。。,
算了,谁信谁**









用益物权

昨天00:24


这个时候,那些中医黑去哪里了呢?








久久丶不忘中药学学士

2014-08-13 11:25


我只是想说……国家药典应该不是那么容易能改的吧……








菜籽菜籽中药学学士

2014-08-13 12:03


什么都放下,先说山银花和金银花。两者药典中的说明都是清热去火,疏散风热。山银花要是热性怎么能去火?有消息说是一些药企别有用心的炒作。切勿信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4: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典委15日说明:金银花山银花大不同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5&fromuid=251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8-18 14: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确实网络最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药徒
发表于 2014-8-18 14: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18 14: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学习的专业还是太范了。导致不专业引起的,现在的中国人教育就是希望可以面对各行各业,现在好了,都是半桶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20 08: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金银花,这名字好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20 09: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者是学术造势还是利益关系,只有药典委员讲真话才能真相大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6 09: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奖求助!我到底用金银花还是山银花???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fromuid=140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8 19: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