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WSJ评论:葛兰素史克的中国悲哀
北京时间7月23日,《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葛兰素史克的中国悲哀》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当地时间21日,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伦敦发表声明,承认旗下中国分公司高管曾向中国政府官员和医生行贿。同时,该公司宣布将调整在华运营模式,下调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如果说一家企业公开承认错误的存在看似很奇怪的话,是因为“贿赂门”或许不是葛兰素史克最大的罪过。 当然,并不是说葛兰素史克是无辜的。实事求是地讲,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制药企业,曾围绕旗下中国业务的管理可能存在问题而展开相关调查,但是并未发现不妥。另一方面,中国的法律法规太过复杂,以至于很难知道一家企业何时触犯了法律以及何时会成为调查目标。 在葛兰素史克的案子中,鉴于中国的调查并不是以一桩不同的犯罪案件开始,所以质疑情绪已经出现。据了解,中国政府对葛兰素史克的调查是以国内和国际药品公司药品成本调查的形式开始。在中国,此类调查通常是以外国企业为第一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中国的一些医院是政府部门和盈利业务相结合且存在机能障碍的“混血儿”,这使得他们不得不遵守法定的定价程序以及出诊成本。如此一来,药品销售就成了一些医务工作者想要赚钱的主要渠道。同时,门诊病人宁愿以相对较高的价钱从医院买药,也不愿意到医院外面的药店买药,因为医院外的买到的药有可能是假药。 就医生而言,他们的待遇并不高,而且工作量很大。为了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病人会给医生送红包。然而,当病人对结果并不满意时,红包很可能就成为医生被攻击时的有力证据。当前,一些医院鼓励医生向病人推荐药物,并且将所得收入纳入绩效工资。同时,医生还可以从药品公司和中间人那里拿到相应的提成。 统计数据,在过去四年内,中国药品支出年平均涨幅高达26%。根据一项调查,98%的普通感冒病人被指定服用抗生素。 纷繁复杂的监管结构,也让中国医药行业的机能障碍更加严重。国内制药企业在将旗下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需要获得这样那样的官方许可。2007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局长因受贿罪而被判处死刑。同时,中国政府也想要提振药品行业的增长,因此,一些企业被允许以并不充分的理由延长专利期。 毫无疑问,这种游戏的代价几乎都由病人来埋单,但是,凡事都有其底限。就医难,以及说不清的医患纠纷表明,中国还应该深究药价高企的根源。 对于葛兰素史克来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本文源自《华尔街日报》的“回顾与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