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66|回复: 2
收起左侧

重阳登高话茱萸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13 18: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重阳登高话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管身在何处,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每当有人吟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总是能勾起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茱萸”就是中药温里药吴茱萸,而不是滋补药山茱萸。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如今又被命名为老人节。古时以九为最大的个位阳数,阴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日月并应,故称“重阳”,又叫“重九”。相传东汉时在重阳节这一天,除了吃重阳糕之外,还要佩吴茱萸,饮菊花酒,登高远眺。那么,为什么古人要这么做呢?   
  据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古时候汝南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会有灾厄降临,但有一方法可以消灾。你赶快回家,让家人各做一绛囊,装入吴茱萸系在臂上,然后登高处饮菊花酒,即可除祸。”桓景遵照老师的嘱咐,全家一起登山避灾,等到傍晚回来,只见家里的牲畜全部暴毙。他非常佩服老师的先见之明,也暗自庆幸全家躲过一劫。从此以后,每逢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邪就成了一种习俗。   
  吴茱萸又名吴萸、淡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从中药命名规律推断,此物最早应该产于“吴”地,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难道它真能避邪免灾吗?在浙江的淳安,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时,淳安夏中乡一带发生了瘟疫,附近乡民尽皆染病,死亡者不计其数,惟独一鲁姓老药农全家安然无恙,幸免于难。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是一个种吴茱萸的专业户,他家院内井边到处栽着吴茱萸,是吴茱萸救了他一家。《淮南万华木》曾这样写道:“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水,人饮其水,无瘟疫。”这是不是有点像今天所谓“灭菌消毒”、“净化水质”的意思?由此可见,吴茱萸的确有避邪疫、祛疾病之功效,所以古人又称之为“避邪果”、“避邪翁”。    按中医理论分析,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入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能,适用于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寒邪引起的各种病症。《伤寒论》中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的“吴茱萸汤”,《金匮要略》中治冲任虚寒引起的瘀血痛经之“温经汤”以及四神丸、左金丸、鸡鸣散等名方中,均是以本品为主,并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鉴于本品可用治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之呕吐吞酸,故前人认为本品尚有疏肝下气之功,常与黄连为主配少量本品,即左金丸。历代本草谓其“有小毒”,是指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而不宜多用久服,实际上只要掌握剂量和适应症,一般并无大碍。药理实验表明,本品煎剂对霍乱弧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一些常见的致病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能驱除肠胃内气体,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13 18: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13 1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茱萸 也很神奇的,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7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