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82|回复: 2
收起左侧

常用“南”“北”药材的辨析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8 2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常用“南”“北”药材的辨析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多样,物种丰富。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中,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导致了植物的自然分布出现差异甚大的“南”“北”植物,这一特征反映到中药材上,便出现许多“南”“北”药材。这些“南”“北”药材,有的来源于同科不同种植物,有的来源于不同科属种的植物。其中具有相同功效的,在《中国药典》中分别收载,如“南”“北”寄生;有的功效相差甚远,在《中国药典》中为不同药材;有的是某一药材的混淆品或伪品。因此,对此类现象不可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本文就此类情况的“南”“北”药材对其来源、性状和功效作一具体辨析,以确保临床安全地正确地使用中药。
1 南沙参与北沙参
1.1 南沙参  
  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的功效。药材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Fisch.或杏叶沙参A.stricta Miq.的干燥根。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7~27cm,直径0.8~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连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及纵沟。顶端具1或2个根茎。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无臭,味微甘。
1.2 北沙参  
  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药材根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5cm,直径0.4~1.2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2 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
2.1 南板蓝根  
  南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药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呈类圆形,多弯曲,有分枝,长10~30cm,直径0.1~1.0cm。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节膨大,节上长有细根或茎残基;外皮易剥落,呈蓝灰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中央有髓。根粗细不一,弯曲有分枝,细根细长而柔韧。气微,味淡。
2.2 板蓝根(北板蓝根)  
  板蓝根(北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干燥根。根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横生皮孔,并有支根或支根痕。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3 南五加皮与北五加皮
3.1 五加皮(南五加皮)  
  五加皮(南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药材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的干燥根皮。皮呈不规则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3.2 香加皮(北五加皮)
  香加皮(北五加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药材为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皮。根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长3~10cm,直径1~2cm,厚0.2~0.4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
4 南天仙子与北天仙子
4.1 南天仙子  
  南天仙子是药材天仙子的混淆品,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Vahl)Nees的干燥成熟种子。种子呈扁平心形,直径约1mm。表面棕或暗褐色,用扩大镜观察,表面略平滑,无网纹,基部具种脐。表面有粘状的粘液化表皮,毛成薄膜状,遇水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甚为美丽,粘性甚大。无臭,味淡而粘舌。
4.2 天仙子(北天仙子)
  天仙子(北天仙子)有毒,具有解痉止痛、安神定痛的功效。药材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种子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为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剖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无臭,味微辛。
5 南鹤虱与北鹤虱
5.1 南鹤虱  
  南鹤虱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药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窄趐状次棱,翅上密生1列黄白色沟刺,刺长约1.5mm,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条脉纹,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5.2 鹤虱(北鹤虱)
  鹤虱(北鹤虱)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药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呈圆柱形,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一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另端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6 南细辛与北细辛
6.1 南细辛  
  南细辛是药材细辛的混淆品,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的干燥全草。常卷缩成团,根茎圆柱形,长约1~2cm,直径1~3mm;表面浅棕色或灰黄色,粗糙,有多数环节;下部生有多数细根,直径1~2mm,表面灰白色或淡棕色,有细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叶灰绿色,多皱缩,完整的叶片呈宽心形或肾状心形,长和宽各为3~8cm,顶端钝圆,基部心形,表面灰绿色,多皱缩,有白色云斑,叶柄长3~15cm,常见花1~2,腋生,多皱缩,暗紫色;气芳香,味辛。
6.2 细辛(北细辛)
  细辛(北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药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的干燥全草。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须根痕。基生叶1~3,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cm,宽6~12cm,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多皱缩,钟形,暗紫色,花被顶裂片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几全部相贴。果实半球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7 南刘寄奴与北刘寄奴
7.1 南刘寄奴
  南刘寄奴具有破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药材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的干燥地上部分。茎圆柱形,直径2-4mm,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纵棱,质脆,折断面黄白色,边缘有纤维,中央有疏松的髓;叶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被蛛丝状微毛或近无毛;质脆,易破碎;枝梢生黄色小花,密集成穗状花序;气微香,味淡。
7.2 北刘寄奴  
  北刘寄奴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的功效。药材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全体被短毛;根短而弯曲,稍有分枝;茎圆柱形,有棱,有的上部分枝,表面棕褐色至黑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叶对生,易脱落破碎,完整者羽状深裂,长2~4cm,宽约2cm,黑绿色;总状花序顶生,花有短梗;花萼筒状,宿存,长约15mm,直径约3mm;黄棕色至黑棕色,有明显的10条纵棱,先端5裂;花冠棕黄色,多脱落;蒴果狭状椭圆形,较萼稍短,棕黑色;种子细小,多数;气微,味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16: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有使用价值,居然没人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16: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统计的挺细的,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7 19: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