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传奇人物--田会元 田一隽,三明大田县上京梅岭人,是“田阳三峰才子”之一。他在明朝隆庆年间中了“会元”,大田百姓都叫他“田会元”。这位“田会元”二十二岁就取得了乡试第一名。他长期在朝廷做官,才能出众,道德、文章在京城也都很有名气。其为官清廉,“禔身严苦,家无赢赀。”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诏赠他为礼部尚书,谥文洁先生,著有《钟台集》十二卷,《明史》入编“田一隽传”。
民间流传他一生不少的传说,部分节选如下: (一)顽皮少年
传说,田一隽从娘胎一生下来就哭个不停。算命先生告诉他阿爸说:“这孩子要寄养在别人家,才会长大。哭声到哪里停了,就在哪里找户人家寄养。”小一隽长到五、六岁,聪明伶俐,也十分顽皮。邻居建房子,他常跑去凑热闹,动不动就拿起斧头、凿子,东砍砍西凿凿,把刨好的柱子弄得沟沟坎坎,木匠师傅很生气,又拿他没办法,就记恨在心里。
(二)救父出狱
田一隽七岁那一年,他的阿爸因为受人牵连被官府抓去关班房。小小的七岁孩子也会晓得苦,还说要去救阿爸回来。“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玩啊?”小一隽说,“我阿爸被你们关在里面,我要把他放出来。”班头看他那个正经模样,就同他开个玩笑,说:“好,我出个对子给你对,对得上来,就放你阿爸出来。”小一隽拍着手,说:“好,好!”班头就出了对子:“去了土,换成水,成池。” 小一隽想起阿爸做了囚犯,要是能放出来,该多好哇,就一口说出:“去了人,换成玉,定国。” 班头一听,佩服这小孩头脑机灵、乖巧,惹人,疼爱。小一隽抓住班头衣角,说: “我对出来了,叔叔,你要放我阿爸出来!”班头说:“现在可不行,我还要告诉长官,他写了批条,盖上大印,班房才可放人。”小一隽说:“你骗人,我不依你!呜,呜!”班头说: “不骗你,不骗你!当真的,我一定帮助你。”小一隽又说:“你敢跟我勾小拇指吗?”班头只好跟他勾了勾小拇指,小一隽才高高兴兴回家了。后来,班头真的为田一隽阿爸讲情,请求复查。县官查明案情与一隽阿爸无关,就判他无罪释放。阿爸放回家了,小一隽高兴极了。
(三)施计驱鬼 有一年,舅舅村里发生痢疾病,那时村里人只敬鬼神,不请医吃药,以致传染流行。听说舅舅也得了病,小一隽就去看望他。舅舅很喜欢一隽,见他来了病情仿佛轻了许多。他舅舅以为病鬼怕一隽才躲了起来,就叫他画符驱鬼。一隽想了想,舅舅信鬼神,就顺着他的心意,假戏真做,说“舅舅,病鬼就躲在屋角瓮里,让我来治它!”他不会画符,就随便写了“上大人”三个字贴在瓮口上封住,然后把瓮子抱出去,放在溪里漂走了。一隽回来编套话说:“我把瓮放到溪里,那病鬼向我求饶,要我别把它沉到溪潭,以后再不敢来村里作恶害人了。他还告诉我一个‘仙方’,说只要采来黑脚虎须草和山南瓜,煮来吃病就会好的。”舅舅信了他的话,叫人去山上采这两味“仙药”,吃了药果然病就好了。村里人听说鬼已被一隽赶走了,大家都上山采“仙药”治病,很多人病好了,痢疾就不再流行了。
(四)出使淮藩
一次,他以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奉命出使淮藩。藩王馈赠他金器、象牙等礼品,他一概不受。他对送礼的人说:“藩王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贵重的礼品你们一定要拿回去。” 藩王不知田一俊本意,以为他是怕遭人议论,而不敢收,就叫手下人把礼品藏在土特产中再送过去。田一俊看是一些土特产,又盛情难辞,就勉强收下。过后发现土特产中藏有贵重礼品,坚决叫人将礼品连同土特产一起原封不动退还藩王。
(五)误死宫中
田一隽中了会元以后,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以后历任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左侍郎、教习庶吉士等职。为人忠直,办事勤劳,很有功绩,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
话说,穆宗皇帝见田教习教太子读书十分尽心,太子的学业也很有长进,更加敬重他。不时前来书房看望田先生。有一天,皇上带了一篮桔子来书房慰劳先生。碰巧一隽午睡未醒,皇上怜惜老师教读辛苦,舍不得叫醒他。来回走了三次,见田一隽还是睡得很熟,皇上就在书房里坐等老师醒来。皇上闲坐也感无聊,便顺手拣出一个桔子来,剥去桔皮,又细心把桔瓣上的筋丝抽光,好让老师醒来吃。剥完桔子,见一隽还未醒,朝中又有事,皇上就不再等了,匆匆离房走了。这时,正好田夫人也来书房,看见皇上从书房出来的身影,心里很是疑惑。等到丈夫醒来,夫人便问:“官人可是做错了什么事?据下人说,皇上来书房三次了。又见你书桌上一个桔子先剥皮再抽筋,不知什么用意。刚才我又见皇上匆匆走出书房,惊畏(担心,害怕。大田方言。)要出事了。”一隽睡意还未尽,朦胧间见桌上剥光的桔子,形骸(身体,躯体.大田方言)十分可怕,皇上的用意似乎猜中八分,心惊的神志也不清了,就吞下剥的桔子,因桔卡喉而亡。真是聪明一时,一代才子就这样误死了。
皇帝听了田一隽的死讯,失声痛哭,伤心极了,十分后悔。为了追念田一隽的功德,穆宗皇帝恩赐御葬,特派钦差送灵柩回乡安葬,并代皇帝举办御祭,归葬大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