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线评估(Shared Facilities Risk Assessment, SFRA)中,评价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的特性是核心部分之一,目的是识别交叉污染风险,确保不同产品共用设备时风险可控。除了**溶媒特性**和**生物安全性**外,以下特性也应重点考虑: 1. **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 **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 **溶解度**(在水、有机溶剂等) * **熔点、沸点** * **蒸气压** * **分子量** * **稳定性**(对热、光、酸碱的稳定性) * **pH值范围** * **亲脂/亲水性**(logP值) > 影响残留清除难度,清洁验证参数的设定,以及是否易于形成微粒或残留薄膜。 --- 2. **物料的毒理学与安全性数据** * **毒性类别**(LD50、NOAEL等) * **OEL/PDE值**(职业暴露限值、允许日暴露量) * **致敏性**(是否为已知过敏原) * **致突变/致癌性/生殖毒性** > 这是确定MACO(最大可接受残留量)或ADE(可接受日暴露量)的关键依据。 3. **物料的反应性与清洁难度** * **是否易吸附于设备表面** * **是否易形成涂层、干膜、沉积物** * **是否与清洁剂反应或生成难溶残留** * **是否为高粘性、高泡物料** > 这些特性影响清洁验证策略和设备清洁验证失败的可能性。 4. **微生物/内毒素风险** * **是否为无菌/非无菌产品** * **是否支持微生物生长(营养基属性)** * **是否可能产生热原/内毒素** * **使用水的类型(纯化水/注射用水)及暴露时间** > 影响清洁后的微生物残留或内毒素控制要求。 5. **生产过程中的行为特性** * **是否为高活性药物、高毒性原料** * **是否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原料** * **是否涉及溶剂残留、挥发物或颗粒物排放** * **是否为强着色剂或易染料** 6. **清洁难度历史数据** * **曾经是否出现过清洁验证失败** * **是否存在“已知难清洁”记录** * **物料残留是否有快速检测方法** 7. **其它可选特性** * **物料是否有气味,是否易扩散到环境中** * **是否有防腐剂、防氧化剂(清洗可能更复杂)** * **是否为多组分复杂体系(如中药、蛋白质等)** 如果你是在撰写评估报告或表格,建议物料特性分类可整理为如下结构: | 项目 | 内容 | 说明 | | ------ | --------------------- | -------- | | 名称 | XX原料 | 主成分 | | 物理状态 | 固体 | 粉末/结晶/液体 | | 毒理分类 | OEB 4,PDE = xx μg/day | 高活性药物 | | 清洁难度 | 易吸附,需酸洗 | 曾有残留 | | 微生物风险 | 非无菌 | 不支持微生物生长 | | 清洁剂相容性 | 与碱性清洁剂反应 | 改为酸性清洁剂 | |
|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4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