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漏风量测试 测 试 方 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3 二 测试人员组成………………………3 三 测试原理……………………………3 四 测试前准备工作 …………………3 五 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4 六 测试抽样方案………………………5 七 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5 八 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6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 个空调系统,其中 个为低压空调系统; 个为中压空调系统; 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系统级别为 , 系统级别为 。 二. 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三.测试原理 1、 基本原理 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检测原理 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压管外,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四. 测试前准备工作 1、 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 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管加压至10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150m2,高压风管加压至18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311m2。 3、 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Ф75*150mm的加压连接管,另在该盲板上与该连接管相距约400mm的地方打一个Ф8mm测压孔,备好密封胶。 五. 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测试仪器:风管漏风量测试仪 型号:Q89 测试漏风量范围:3L/s~132L/s 测试压力范围:0~2000Pa 漏风仪电机转速:0~10000r/min 漏风测试仪提供4种规格的进口流量管(A、B、C、D),各规格测试流量分别为: A型:30L/S~132L/S B型:20L/S~80L/S C型:10L/S~42L/S D型:3L/S~16L/S 测试时,根据风管大小进行漏风量估计,选择一个合适的流量管。如果漏风仪所提供的四种流量管所能提供的压力达不到所要求的风管测试压力值,根据规范可以降低测试压力,通过换算公式计算,得出要求测试压力下的漏风量。换算公式如下: Q1-测试仪能达到的漏风量 P1-测试仪能达到的测试压力 Q2-风管要求的测试压力下的漏风量 P2-风管要求的测试压力 六. 测试抽样方案 1 、 a 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b 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c 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2 、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GB50243—2002) 3 、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各级别的系统风管抽检数量分别为:低压系统风管 个,中压系统风管 个,高压系统风管 个。 七. 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1、 Q89测试仪进口流量管计算公式: A型: L/S B型: L/S C型: L/S D型: L/S 式中 Q - 进口流量管进口流量,单位L/S - 进口流量管进口负压,单位L/S 2、 漏风量测试结果公式: (i=A,B,C,D) 式中 Q - 被测风管单位面积漏风量,单位:m3/h.m2 F - 被测风管段的总面积,单位:m2 Q总 - 被测风管总的漏风量,单位:m3/h Q示 - 刻度尺指示值,单位:L/s Ki - 修正系数,单位:常数 八. 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高压矩形风管 中压矩形风管 低压矩形风管 式中QH、QM、QL - 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漏风量,单位:m3/h.m2 P - 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单位:Pa 满足以上要求则为合格,否则必须找出漏风部位,做好标记,修补完工后,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
谢谢回复 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里面也有 法规的作法比较理论 我想知道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
|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1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