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返回首页

鑫富达医药包装的个人空间 https://yx.ouryao.com/?2055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单剂量干粉吸入装置研究分析

已有 443 次阅读2016-4-7 10:14 |个人分类:行业新闻| 干粉吸入装置, 单剂量干粉吸入装置

    口腔吸入和鼻腔给药与传统给药方式的不同与优点:传统给药方式在药效吸收和给药速度存在区别,传统给药途径通过口服和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存在肌体损伤、传染疾病和无法进行口服的弊端,而通过口腔吸入和鼻腔给药的新型给药方式基本解决掉此类弊端,而且通过肺部或鼻腔的药效吸收非常快;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适应症 剂量 刺激性 纤毛毒性 有异味的药物不适合鼻腔给药,干粉给药对患者的年龄有很大的局限性。


干粉吸入给药装置DPIs

    干粉吸入装置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根据结构又分为单剂量和多剂量两种给药方式;单剂量又分为针刺结构和旋转结构,针刺结构类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好,但是在患者使用阶段容易造成胶囊破裂,细小胶囊碎片随着患者瞬间吸入到达肺部造成不适感,严重的胶囊碎片刺破呼吸道造成炎症。旋转结构通过装入胶囊到位置,然后旋转转轮通过被动压力造成胶囊两壳间分离,然后吸食药粉,胶囊壳留在小舱内,由于胶囊壳处于无损状态不会到达喉部。

    现阶段国内主要使用被动型单剂量干粉吸入装置;针刺式给药装置在我国处于普及阶段但是在国际上处于淘汰阶段不再深处研发;而单剂量的旋转给药装置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1 0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